上半年716宗 虐兒案激增 半數涉性侵

本港社會一直關心兒童的福祉及健康。
本港社會一直關心兒童的福祉及健康。

 

虐待兒童案件一宗都嫌多!執法部門表示,今年上半年共錄得716宗相關案件,按年升近30%,當中涉及侵害兒童人身罪行有359宗,涉及侵害兒童性罪行則有357宗。在359宗身體傷害案件中,81%涉虐待或忽略的案件,如體罰、疏忽照顧、獨留兒童在家等;而357宗性侵案中,多達69%是非禮案,按年大升80%。虐兒宗數上升,除因為疫後復常,兒童有更多機會接觸他人外,亦因為大眾保護兒童意識提高,舉報增多有關。

兒童性侵案今年上半年錄得357宗,當中246宗為非禮案;逾75%(即271宗)為熟人所為,包括同學、情侶、家人及親戚等。

色情物品苦主 最細9歲

該些案件中,施虐者與受害者透過社交平台、交友程式或網上遊戲等結識,該部門有臨床心理學家訪問過受害兒童,留意到他們在網上交友時,單純以為只有對方才看到自己的私密影像,沒想過有外洩風險。單是今年上半年,就有22宗涉及兒童色情物品的案件,都是與網上活動有關,這類個案年紀最輕的只有9歲。

人員舉例,一名13歲男童在社交平台Twitter認識了一名26歲男子,發展成情侶關係,並分享多張裸體照片,其後更應邀到該男子住所,結果被性侵,其家人及後發現兩人網上對話,告知學校老師並報案。有關男子最終被捕,男童則轉介社署跟進。另一名12歲女童在網上遊戲認識了一名18歲男子,被要挾出來見面作進一步發展,否則對方會到其學校找麻煩。女童擔心有危險,把事件告知兩位朋友並報案,最終將該名男子繩之以法。

至於359宗身體傷害案件中,有294宗涉虐待或忽略的案件,而有近75%案件施虐者是家庭成員,部分是父母因管教問題施行體罰,亦有部分因為伴侶間爭執而遷怒子女。執法部門指,在與管教有關的個案中,父母未必是有心傷害子女,只是用錯方式管教子女,甚或控制不到自己情緒,故呼籲家長及照顧者們要多注意自己的身心情況,遇到困難時可與他人傾訴,或向社福機構尋求專業協助。

強制舉報在即 案件勢升

就港府已將《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審議,預料相關個案將增加,執法部門會推出一系列的措施加強處理,包括在今年年底前加大虐兒案件調查組編制。此外,跨部門去年起成立「保護易受傷害證人及兒童專責小組」,加強搜證、檢控等,小組至今已處理逾40宗案件。

虐兒案件宗數
虐兒案件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