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睇晒預算案重點】派一萬元消費券;逾540億支援抗疫;立法禁業主對指定行業追租至少三個月

【Now新聞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任內最後一份財政預算案。面對第五波疫情,預算案預留逾540億元支援抗疫,並推出多項紓困措施。

預算案重點紓困措施:

- 寬減100%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上限1萬元,料201萬名納稅人受惠,政府收入減少131億元

- 寬減全年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每戶每季上限1500元,其後兩季上限減至1000元,料涉299萬個住宅物業,政府收入減少117億元

- 為每個住宅用戶戶口提供1000元電費補貼,涉28億元開支,逾280萬住宅用戶受惠

- 額外發放半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傷殘津貼、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

- 為學校考生代繳中學文憑試考試費

- 今年5至10月,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由400元降至200元,每月補貼上限升至500元,估計每月惠及約380萬名市民,政府增支出約10.8億元

- 「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申請期延長一年至明年四月底,最高貸款額由在職期間平均每月收入的六倍增加至九倍,上限由八萬元提升至十萬元,最長還款期由6年延長至10年,還息不還本安排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

- 設立住宅租金開支扣稅額,上限10萬元

- 推出新一輪消費券計劃,向每名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總額10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預計惠及約660萬人,涉664億元財政承擔;4月先向已登記市民發放5000元


重點經濟及預算數字:

1. 去年經濟回顧

- 全年經濟增長6.4%

- 失業率回落至3.9%

- 去年基本通脹率0.6%,按年跌0.7個百分點

- 全年私人消費開支反彈5.6%

2. 今年經濟預測

- 料今年下半年經濟表現較佳,經濟實質增長預測為2%-3.5%

- 預測整體通脹率2.1%;基本通脹率2%

- 預測2023至26年,平均每年經濟實質增長3%,稍高於疫情前十年的2.8%;期間每年基本通脹率2.5%

3. 政府財政

- 修訂2021/22年度盈餘為189億元

- 財政儲備在2022年3月31日預計為9467億元

- 預期財政儲備在本屆政府屆滿時維持約9400億元,並於中期預測的5年期間逐步重回1萬億元以上,相當於16個月政府開支

- 下一財政年度總收入預計為7159億元

- 下一財政年度經常開支預算中,教育、社會福利和衞生共佔58%,即4671億元

- 維持公務員編制零增長目標

- 不會推行進一步的政府部門削減開支計劃


其他預算案重點內容:

加強防疫、醫療

- 撥款220億元加大檢測力度,採購快速測試劑及相關配套服務,以及向醫管局提供額外支援

- 增撥60億元增購疫苗,為市民注射加強劑

- 增撥近70億元,用於購買防疫抗疫物資和服務,實施防疫抗疫措施等

- 向食環署分兩年共增撥5億元,用於加強環境衞生服務

- 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資120億元,以興建各類防疫抗疫相關設施。

- 自2023/24學年起陸續增加經常撥款,視乎所需至每年額外四億元,以加強醫療專業人員的培訓,包括資助學生就讀醫療相關研究院修課課程;同時在「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下增加五百個指定名額,資助學生修讀與醫療相關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

- 預留100億元,以完成各項提升和增加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的醫療教學設施的工程,預料可應付約900個額外的醫療培訓學額。

支援企業

- 寬減100%利得稅,上限1萬元,料15.1萬家企業受惠,政府收入減少12億元

- 寬減來年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每戶每季上限5000元,其後兩季上限減至2000元,料涉43萬個物業,政府收入減少34億元

- 寬減來年商業登記費,政府收入減少30億元

- 盡速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追繳租金,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為期三個月,並可按需要再延長最多三個月;法例在六個月後會自動失效

土地房屋

- 2022/23年度賣地計劃共有13幅住宅用地及4幅商業用地,預計分別可興建約8000個住宅單位及提供約30萬平方米商業樓面面積,全年潛在土地供應可興建約18000個單位

- 未來五年準備約103公頃土地,為市場提供可興建逾57000個單位的土地

- 初步傾向在洪水橋及元朗物色地點,發展以物流及汽車維修行業為主幹、兼容其他合適用途及受收地影響的棕地業務經營者的多層工厦,發展局明年公開招標出售第一幅相關土地

- 預計於今年第四季提出「明日大嶼」中部水域人工島初步方案,並·正研究精簡程序,爭取進一步提前原本在2027年展開的首階段填海工程,以及首批居民在2034年入伙的時間表

- 提供寬免措施鼓勵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包括把可獲得的樓面面積豁免,由現時的百分之6提升至百分之10,並為此提供相應的上蓋面積寬免

- 修訂按揭保險計劃,可申請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由1000萬元提升至1200萬元;首次置業人士可申請最高九成按揭貸款,樓價上限由現時800萬元調高到1000萬

- 暫時無意放寬其他各項樓市需求管理措施

增加收入

- 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料每年增加約7.6億元收入

創新科技

- 成立「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

- 把「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分配增加100億元,當中50億元會用作成立「策略性創科基金」

- 「大學科技初創企業資助計劃」下每所大學的資助額倍增至1600萬元,每間初創企業每年最多獲150萬元資助,為期最長三年,額外支出每年4800萬元。

- 在港深創新及科技園設立「InnoLife Healthtech Hub生命健康創新科研中心」

- 「創新及科技基金」下研發資助倍增至4億4000萬元

- 預留6億元在未來三年進行全面電子政府審計

- 未來三個年度合共增撥約8500萬元予知識產權署,以提升香港處理原授專利申請的實質審查能力

金融服務

- 發行不少於150億元通脹掛鈎債券、240億元銀色債券及100億元綠色零售債券

- 籌備「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

- 與內地監管當局探討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措施

- 建議就單一家族辦公室所管理的合資格家族投資管理實體提供稅務寬免

- 發行約45億美元綠色債券

- 「未來基金」對「香港增長組合」的50億元新增分配,用作成立聚焦大灣區投資機會的「大灣區投資基金」

- 今年實行「金融科技從業員培訓資助先導計劃」,為成功取得金融科技專業資歷的從業員提供八成學費資助,名額約一千五百個,計劃預算為4300萬元

建造業

- 建議向建造業議會撥款10億元,培訓更多新血及提升現職工友的技術水平

- 向「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12億元

- 預留三千萬元,在未來三年推動工務工程及業界的應用研發

文化藝術及旅遊

- 撥款4200萬元,在兩年內舉辦首屆「香港演藝博覽會」

- 撥款3000萬元,由下年度起推行「藝術科技資助先導計劃」;向「藝能發展資助計劃」額外注資1000萬元

- 預留7000萬元提升康文署轄下演藝場地的設備

- 撥款3700萬元,在未來六個年度為康文署和即將啓用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文物修復人員,提供專業培訓,增加博物館見習員(文物修復)計劃及暑期實習生計劃的名額,預計超過150人受惠。

- 為「粵劇發展基金」注資1億元,預計達800名從業員受惠

- 恆常化康文署「社區演藝計劃」,從2024/25年度開始每年增加撥款至2000萬元

- 為「保育歷史建築基金」額外預留10億元

- 預留12.6億元支持旅遊業:撥款6億元設立「文化古蹟本地遊鼓勵計劃」;撥款6億元支持旅發局重振旅遊業;6000萬元供未來三年旅遊從業員培訓

漁農業

- 向「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及「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各注資五億元

貿易發展

- 爭取加入RCEP

- 預留約十四億元發展「貿易單一窗口」第三階段資訊科技系統

- 未來三年共撥款1.35億萬元予貿發局,推出「內地發展支援計劃」,協助內地港商、專業及創業人士開拓內地商機

人才及勞動力

- 「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每人20000元增加至25000元,並撤銷年齡上限。新措施將惠及額外76萬名合資格人士,已開立基金帳戶的市民亦可受惠。

綠色城市

- 向「低碳綠色科研基金」額外注資2億元

- 「EV屋苑充電易資助計劃」延長四年,額外注資15億元

- 準備逐步把部分現有的加油站及液化石油氣加氣站轉型至快速充電站

- 未來五年預留款項,為26個存在高風險的低窪或當風住宅地區,推展改善工程和管理措施;申請約84億元撥款,為多區雨水排放系統進行改善工程,以提升防洪能力

關愛共融

- 恆常化「安老院舍外展專業服務試驗計劃」、「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及「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專業外展服務試驗計劃」,並增撥資源,提升「改善買位計劃」下甲二級院舍的質素

- 恆常化「支援身體機能有輕度缺損的長者試驗計劃」及「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的言語治療服務

- 恆常化「在學前單位提供社工服務先導計劃」,及早識別和支援有福利需要的學前兒童及其家庭,並由今年十月起,為接受資助院舍及社區康復服務的殘疾人士提供軟餐,照顧他們的吞嚥問題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