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利用長征火箭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
<匯港通訊> 央視報道,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3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導航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北斗3號工程的首顆備份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今次發射是北斗3號工程高密度組網之後,時隔3年的首發任務。 (ST)
<匯港通訊> 央視報道,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3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56顆北斗導航衛星。
北斗導航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是北斗3號工程的首顆備份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今次發射是北斗3號工程高密度組網之後,時隔3年的首發任務。 (ST)
(法新社酒泉29日電) 中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而明天將發射的神舟16號載人太空發射任務,任務成員裡首次有平民酬載專家,將一同進入天宮太空站。其中桂海潮將是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平民載荷專家。
【彭博】-- 中國「神舟十六號」已從戈壁沙漠深處發射升空,在美國試圖遏制北京發展半導體等尖端產業之際,展示了這個航天項目的快速進展。據官方媒體報導,搭載著這艘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周二上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飛船上的三名太空人將進入中國空間站。這是中國第11次執行載人飛行任務,也意味著中美在太空競賽中的差距縮小。中國近年來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例如2019年成為了第一個讓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2021年讓火星車在火星登陸。中國也是唯一一個自有空間站的國家 —— 是在美國反對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後建造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周一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計畫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月。 原文標題Xi Charm Offensive Turns to Space as ‘Divine Craft’ Launches (1)--聯合報導 Amanda Wang.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2023 Bloomberg L.P.
(法新社巴黎30日電) 一群業界高管和專家今天警告,全球領導人應致力降低人工智慧(AI)技術所帶來的「人類滅絕」風險。他們最大的擔憂是所謂「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的崛起,也就是具備人類認知能力的人工智慧。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今早發射升空。 搭載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今早9時31分在酒泉衞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大約10分鐘後,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飛船入軌後,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太空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與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行在軌輪換。在太空站工作生活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科學實驗試驗,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各項任務。 今次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的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已完成5次自主變軌,正逐漸接近太空站,下一個關鍵環節是與太空站組合體交會對接。 搭載神舟十六號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上午9時半左右,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太空站組合體已進入交會對接軌道,工作狀態良好,滿足與神舟十六號交會對接的條件;交會對接後,神舟十六與十五號的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在軌輪換。 在太空站工作生活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將進行出艙活動,開展太空科學實驗與試驗,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節測試、保養維修等各項任務。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早上9時31分發射升空。升空期間,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火箭一、二級及整流罩先後分離,船箭組合體飛出大氣層。 3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乘組出征儀式,早上6時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出發命令,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登上專車前往發射場,到達後進入神舟飛船的返回艙。 截至今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駐太空站已滿半年,正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早上9時31分發射升空,飛船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狀態良好,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鄒利鵬宣布發射圓滿成功。 火箭升空期間,逃逸塔、助推器及整流罩等先後分離,船箭組合體飛出大氣層之後分離。 3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乘組出征儀式,早上6時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出發命令,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登上專車前往發射場,到達後進入神舟飛船的返回艙。 截至今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駐太空站已滿半年,正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今早9時31分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分別為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由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景海鵬表示,乘組由駕駛員、首位飛行工程師和首位載荷專家組成,這個變化意味著他們將承擔更加複雜、繁重、艱巨的任務。他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圓滿完成任務。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說,非常期待這次太空出差,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載荷專家桂海潮相信,在乘組的密切配合下,一定能圓滿完成使命。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說,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形成三艙三船組合體。在軌駐留期間,乘組將迎來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神十六3名航天員計劃今年11月返回東風著陸場。
日本收到北韓將發射衛星的通報,日方視為發射彈道導彈的預告,強烈要求平壤克制,不要發射,以及做好準備防備不測事態。美國及南韓就指北韓發射衛星將會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變化,認為各方應當正視半島局勢發展之間的根源和脈絡,正視問題的癥結,堅持政治解決方向,通過有意義的對話,尋找均衡解決各自合理關切的辦法。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今早9時31分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舉行出征儀式後,乘坐專車前往發射場。 擔任指令長的景海鵬昨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傳媒見面時表示,乘組由駕駛員、首位飛行工程師和首位載荷專家組成,這個變化意味著他們將承擔更加複雜、繁重、艱巨的任務。他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圓滿完成任務。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早上9時31分發射升空,3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已經進入神舟飛船的返回艙,準備升空,3人不時翻閱飛行手冊。工作人員完成最後階後的檢查,先後關閉軌道艙及整流罩的艙門,部分人撤離迴轉平台。發射塔架的回轉平台逐步打開,已經露出逃逸塔及助推器。現場天氣狀況良好,工作人員稱火箭狀態良好。 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早上6時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出發命令,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登上專車前往發射場。 截至今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駐太空站已滿半年,正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
日本政府表示,收到北韓將發射人造衛星的通報,但日方認為北韓是以發射人造衛星為名,進行彈道導彈試射。日本海上保安廳透露,北韓凌晨告知發射的消息,發射時間為5月31日凌晨至6月11日凌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下達指示,將與美韓兩國合作應對,並要求政府部門收集和分析訊息,向國民妥善提供訊息,強烈要求平壤克制,不要發射,以及做好準備防備不測事態。海上保安廳指,在海上設定3個危險區域,均處於日本專屬經濟區外。防衛相濱田靖一向自衛隊發出命令,若北韓導彈將落入日本,可實施攔截。自衛隊地對空攔截導彈「愛國者3」已經部署在沖繩縣宮古、石垣、與那國3島。 (ST)#北韓發射導彈 #岸田文雄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神舟16號飛船瞄準明日(30日)早上9時31分發射。 3名太空人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將執行神舟16號載人飛行任務。景海鵬為指令長,桂海潮為載荷專家。 辦公室表示,神舟十六號飛行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今年第二次飛行任務,也是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個載人飛行任務,目前執行神十六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即將開始加注推進劑。
邵逸夫獎基金會公佈以下7位科學家獲頒獎項。「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每項獎金120萬美元。今年為第二十屆頒發,頒獎典禮定於本年11月12日(星期日)於香港舉行。 (BC)天文學獎平均頒予- 馬修.貝爾斯(Matthew Bailes)澳洲研究委員會(ARC)引力波發現卓越中心主任- 鄧肯.洛里默 (Duncan Lorimer)美國西維珍尼亞大學物理及天文學系教授暨臨時系主任及埃伯利文理學院研究副院長- 莫拉.邁克勞克林(Maura McLaughlin)美國西維珍尼亞大學物理及天文學埃伯利家族傑出講座教授以表彰他們發現快速電波爆發。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 帕特里克.克拉瑪 (Patrick Cramer)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多學科科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系主任暨馬克斯 普朗克學會候任主席- 伊娃.諾加利斯 (Eva Nogales)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和結構生物學傑出教授以表彰他們開創性的結構生物學研究,使負責基因轉錄的蛋白質機制能夠於單個原子尺度上視覺化。他們揭示了生命的基本過程之一的基因轉錄機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早上9時31分發射升空,3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目前已經進入飛船的返回艙,不時翻閱飛行手冊。部分工作人員完成最後階後的檢查,開始撤離迴轉平台。迴轉平台最高的部分已經打開,已經露出火箭的逃逸塔。 航天員乘組的出征儀式,早上6時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出發命令,名航天員領命出征,登上專車前往發射場。 截至今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進駐太空站已滿半年,正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早上9時31分發射升空。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早上6時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圓夢園廣場舉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長許學強,下達出發命令,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領命出征。出征儀式過後,3人乘坐專車前往發射場。在工作人員協助下,3人已經進入返回艙,等待飛船發射。 (BC)#神舟十六號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在記者會提到,第4批預備航天員選拔,有100多名候選人進入複選,包括11名港澳地區候選人。他指,預計今年底前完成選拔工作,如果港澳地區候選人通過選拔,可以明年初進入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般經過2年半訓練,通過考核後,具備執行飛行任務基本條件,但具體執行飛行任務的時機,要根據飛行任務總規劃、要求及空間用項目進展情況統籌決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公布,神舟十六號預定明日早上9時31分升空,3名航天員包括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 (ST)
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舉行記者會公布,神舟十六號預定明日(30日)早上9時31分升空,3名太空人包括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當中景海鵬為指令長,桂海潮為載荷專家。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昨日(28日)上午進行最後一次全區合練和全系統氣密性檢查。目前,火箭、飛船及發射場各系統狀態良好,已完成火箭加注前的一切准備工作。 (ST)#神舟十六號
中大卓敏生命科學教授暨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林漢明團隊期望大豆育種技術出現新突破,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支援下,與華潤科學技術研究院及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團合作,成功把團隊研發的3種耐鹽耐旱隴黃大豆品種種子,隨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搭載升空,進行航天實驗,以觀察大豆種子在太空環境下誘發的變化。 返航後,團隊將對種子進行精密基因組檢測,全面分析表徵變化,藉以了解大豆種子在太空特殊環境下的誘變機理,期望為農業技術創新帶來新突破,並探索未來種子進行太空旅行的可能性。 連同早前由天舟六號飛船搭載的大豆根瘤菌,本港首個於太空進行空間搭載實驗的農業研究項目全面展開。林漢明認為是香港農業科技研究的新里程,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科研合作,期望研究可啟發香港學生勇於突破,建立廣闊視野。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明早9時31分發射升空。三名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及桂海潮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傳媒見面。今次是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擔任指令長的景海鵬表示,乘組由駕駛員、首位飛行工程師和首位載荷專家組成,這變化意味著他們將承擔更加複雜、繁重、艱巨的任務。他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圓滿完成任務。 航太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說,非常期待這次太空出差,完成每一項工作任務。他說,將在指令長的帶領下,完成好太空站的日常使用、維護和維修任務,開展好載荷照料和實驗試驗工作,使太空站更加安全、穩定、高效、長久地運行。 載荷專家桂海潮說,他主要負責載荷管理、維護、維修,從事空間科學實驗,包括實驗設備操作、實驗條件控制、資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儘管乘組有分工,但每一項操作,每一項任務,他們都互為備份,共同完成,相信在乘組的密切配合下,一定能圓滿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