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理大合作研發 增胰島素敏感度 新藥可同時治糖尿脂肪肝 減副作用

中大及理大合作研發治療肥胖相關疾病的新藥物。左為梁潤松,右為沈秀媛。(黃仲民攝)
中大及理大合作研發治療肥胖相關疾病的新藥物。左為梁潤松,右為沈秀媛。(黃仲民攝)

【本報訊】肥胖是全球普遍的健康問題,本港每兩名成年人中,便有一人的體重指標被界定為超重。肥胖引致多種疾病,病人需要服用多種藥物治療,而產生副作用。有本地大學成功研發新藥物,有望同時治療糖尿病和脂肪肝等與肥胖症相關的慢性疾病,以減少藥物治療費用,讓更多患者有能力負擔和受惠。新藥早前已完成動物測試,研究團隊正申請專利,為開展臨床試驗作準備。

患病小鼠 用藥8周回復正常

由香港中文大學及理工大學合作研發的新藥物ABarginase,可用於治療和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壓等。新藥為全球首個利用嶄新藥理機制,透過消耗人體血液內的精氨酸,使細胞抑制脂肪合成,促進脂肪分解,同時增強對胰島素的敏感度。

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教授梁潤松表示,一般人體可分解精氨酸的精氨酸酶,其循環半衰期只有不足30分鐘;惟透過新藥物的融合蛋白方法,可令血液內的精氨酸酶與白蛋白結合,從而延長其循環半衰期達3至4日,有助抑制脂肪形成。

研究團隊早前分別在兩組患有糖尿病、脂肪肝等的肥胖小鼠進行藥物測試,每周一次分別注射該新藥和生理鹽水。約8星期後,注射新藥的小鼠不論在體重、脂肪量、脂肪肝,或糖尿病徵狀,例如高血糖、胰島素抵抗等均回復至正常水平。

目前併藥成本高 病人負擔重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沈秀媛指出,目前病人要服用不同藥物去治療多種和肥胖相關的疾病,容易因併用多種藥物而產生副作用;且大部分藥物的療程較長,製藥成本高昂。她期望,透過提供安全有效及低成本的新治療藥物,讓更多患者有能力負擔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