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假冒客服騙案急增涉款1.9億元 最大宗損失金額逾四百萬

今年來假冒客服騙案急增涉款1.9億元 最大宗損失金額逾四百萬

警方發現近月騙徒假冒網上購物平台客戶服務進行詐騙的案件有上升趨勢,今年首4個月錄得468宗相關騙案, 其中4月有207宗,較3月急升近八成。而單在本月上旬亦有115宗,更涉及假冒短片、支付平台及電訊商客戶服務,今年相關騙案的損失金額暫時已達到1億9000萬元。

警方表示,騙徒會假冒的平台,包括淘寶、抖音、微信及支付寶等的客服。騙徒會致電等方式接觸事主,訛稱事主在相關平台申請VIP會籍或保險保障,如不取消就會每月扣款。騙徒會要求事主即時到特定地點辦理手續,並要求他們提供名下戶口及信用卡資料。事主其後會被轉介至假的銀行客服,騙徒會展示偽造的職員證等,讓事主信以為真。

騙徒會訛稱事主戶口被凍結,騙徒會指示事主開納新網上銀行戶口,並將存款轉到該戶口,騙徒期間會套取該戶口的控制權,之後轉走受害人存款。

警方指,「假冒客服」騙案的受害人全部都是本地市民,當中一半人是40至60歲,六成人被騙多於10萬元。而最大宗損失金額的個案達416萬元,70歲女事主任職保險經紀,她曾經到過相關網購平台,當收到「假冒客服」的騙徒聯絡,指她曾申請VIP會員服務,女事主擔心自己是「襟錯掣」而曾經登記,因而誤信騙徒。她損失的金額中,有291萬元為儲蓄,另有125萬元為信用卡透支。

警方分析,騙徒會使用心理戰術,包括設定很短時限,要求事主按指示完成手續。騙徒亦會心理威嚇事主,如不跟從指示會招致損失,並會要求連續多小時與事主視像通話,令其難以冷靜或尋求協助。警方提醒市民,正常的客服不會指示客戶、以官方渠道以外方法處理款項。銀行職員亦不會要求市民轉帳,以證明是戶口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