佔中變「災難」三子難辭其咎

(綜合報道)佔中三子終於宣布今天去自首了,在佔領行動已經發展到流血衝突之後,這自首實在來得太遲,所能發揮的道德感染力已經所餘無幾。 三子構思這場公民抗命運動的道德力量,主要從兩方面發揮,其一是運動基調要保持「愛與和平」,其二是願意承擔刑責,聲稱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當運動已經偏離愛與和平的軌道,佔中三子卻怯於義正辭嚴公開譴責和制止,不敢站出來遏制仇恨和暴力的不斷滋長,道德力量的重要支柱已經崩塌,而三子要承擔的咎責加倍重大。 三子在昨日的聲明中,終於公開呼籲學生退場,卻只斥責政府麻木不仁、警方強硬鎮壓,沒有半點批評運動已經變質,更不肯公開承認自己啟動了這場運動後,任由其失控走上歪路,以致出現今天的亂局,令社會和眾多佔領人士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發起人昨日流出的眼淚,有多少是因為認錯,悔不當初? 始作俑者鼓動反法治意識 雖然這場運動被學生組織騎劫,偏離了最初的「劇本」,但無可否認,三子是運動的始作俑者,對今日的爛局要負重大責任。他們在年多前首先提出以違法行動來爭取「真普選」,並為此提供了頂着道德光環的理論基礎,在眾人心中播下「違法有理」的種子,再透過與同路人不斷的宣傳進行「深耕」和擴散,為往後的佔領運動建立意識形態基礎。 他們將違法行為「正義化」,大力鼓吹「違法有理」的反法治意識,低估了這思潮一旦氾濫,便會變成洪水猛獸,一發難收。結果,認同「違法抗爭」的人愈來愈多,聲勢愈來愈浩大,運動再難以駕馭。在這時候,他們卻把司機位讓了給學生瘋狂駕駛,自己又沒有勇氣及早呼籲群眾跳離這失控的列車,任由大家自我感覺良好地留在車上,直至失事流血。 他們也許還以為亂局可以向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逼其讓步,因而抱僥倖之心,對風險睜一眼閉一眼;或為保自己頭頂的光環,不願意被同道人指為背叛運動,以至不敢公開向群眾發出逆耳忠言。 應負法律責任受制裁 三子表示佔中啟動後,已轉為「雨傘運動」,意即以後發生的事與他們無關。這說法完全是卸責,運動對法治民生造成重大傷害,他們難辭其咎,應負上法律和道德責任,並接受制裁。 他們今次自首雖然遲來,總比拖到再發生暴力衝突後才自首為好。除了佔中三子,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等人,已經表示會同日自首。當初簽署了佔中意向書願意為行動承擔刑責者,超過三千人。本來這些人期望和平清場時被捕,現在大家知道和平清場是奢望。 一個已經背叛了愛與和平的運動,再已不值得大家投身,更不值得為此犧牲。如果僅為心中一口氣,仍然堅持留守佔領,為流血衝突提供溫牀,只會增加恨與暴力肆虐的機會,對香港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