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抵達中國展開兩天訪問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抵達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表示,米舒斯京將從上海開始今次訪問,在上海舉行的俄中商務論壇上發言。俄中兩國重要企業負責人將出席本次活動。 米舒斯京明天將前往北京,並會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另外,米舒斯京又會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抵達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訪華行程。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表示,米舒斯京將從上海開始今次訪問,在上海舉行的俄中商務論壇上發言。俄中兩國重要企業負責人將出席本次活動。 米舒斯京明天將前往北京,並會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另外,米舒斯京又會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AFP李尚福在三月上任中國國防部長。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上任後第一次重大演講,當中提到,中美如發生激烈衝突,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在這次安全防務領域峰會上,李尚福指,「一些國家」正在亞洲加劇軍備競賽。 但是他表示,世界足夠大,可以容納中美共同發展,兩個超級大國應尋求合作共贏之道。 李尚福在講話中並未直接提及美國,而是稱「有的國家肆意插手他國內政和地區事務」。 他表示,中國「決不能」讓美國在多個地區發動「顏色革命」和代理人戰爭的事情在亞太地區重演。 ...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8名知情人士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北約在東京設立辦事處的建議,認為北約應專注在北大西洋地區。報道指,美國及日本敦促歐洲更多國家參與亞洲安全問題,擔心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建議明年在東京設立一個小型基地,但中國抨擊美國在印太地區建立反華聯盟,形容是「亞洲北約」。 報道引述法國官員指,巴黎認為北約憲章規定組織的地緣範圍,應限制在北大西洋,亦擔心會破壞歐盟與中國的互信。一位熟悉北約內部討論的人士指,法國不願支持任何令北約與中國關係緊張的事。 馬克龍上星期在一個會議指,北約不應將範圍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否則會犯大錯誤。馬克龍兩個月前訪華時,建議歐洲與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緊張關係保持距離,言論引來美國和部分北約成員批評。設立北約辦事處,需要北約最高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的一致支持,意味法國有權阻止相關行動。 (ST)#北約 #東京辦事處 #馬克龍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北約在日本東京開設聯絡處的計劃,認為北約應繼續關注北大西洋地區。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說,注意到有關報道。他說,北約在這個問題上應該保持頭腦清醒,日本也應做出符合地區穩定和發展利益的正確判斷,不要做破壞地區國家之間相互信任,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汪文斌說,北約多次表示,北約作為區域性聯盟的定位沒有變化,亞洲不是北大西洋地理範疇,也不需要建立所謂「亞太版北約」,但是北約執著東進亞太干預地區事務,挑動陣營對抗,質疑到底意欲何為,北約相關動向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的高度警惕。
在北京,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美方指中國軍艦上周六在台灣海峽以不安全的方式靠近一艘美國驅逐艦,雙方距離小於140米,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說,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已經就此作出回應,大家可以查閱。 汪文斌強調,事實真相是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躍自由,中國軍隊採取的行動是應對有關國家挑釁的必要舉措,完全合理、合法、安全、專業。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製造事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在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發表演講時表示,當前中日關係形勢嚴峻複雜,遇到不少新問題、新風險、新挑戰,特別是美國因素已經成為影響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最大外部挑戰。中方始終主張,雙方要回到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基礎上,真正踐行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重要共識,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的正確方向。 他認為,為了維護中日經貿合作健康發展,雙方首先要警惕抵制「去風險化」,中日經貿合作本質上相互依存、互利雙贏,中方從來沒有把日本當作風險,更不會鼓動企業撤離日本。 此外,他指雙方要維持開放的合作。近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儘管聲稱不針對特定國家,不採取「一刀切」做法,但指向性無疑十分明確,中方已表達強烈關切。半導體是日本僅次於汽車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也是對華出口第一大商品。如果日方執意對中日半導體合作設限,失去的不僅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更是日本自身的商業信譽和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美國的目的是重新確立半導體霸權,如果按美國設計的套路走下去,結果只會有一個,那就是中日「雙輸」,而美國獨贏。(jl/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在北京,外交部證實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以及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正在訪華。 發言人汪文斌說,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同來訪的康達及貝莎蘭舉行了會談。今天下午,馬朝旭副部長將同他們舉行會見,有關的會見會談情況,大家可以關注中方發布的消息稿件。
【彭博】--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畫在未來幾周訪問中國並於領導人會晤,可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儘管雙邊關係持續緊張,美國仍希望恢復高層溝通。布林肯原計畫2月訪問北京,但在中美「氣球事件」發生後取消了訪華計畫。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 布林肯訪問中國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美國國務院一位發言人表示,目前沒有出訪行程要公佈,布林肯之前取消的訪問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周一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警告稱,中國在海上和空中的軍事攔截行為表明北京方面 「日益咄咄逼人」,「不用太久就會有人受傷」。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王文斌反擊稱,「是美國的軍用艦機不遠萬裡跑到中國的家門口挑釁」。推薦閱讀:白宮表示中國軍方的行動表明其「越來越咄咄逼人」原文標題Blinken Poised to Travel to Beijing for Talks in Coming Weeks--聯合報導 Iain Marlow.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2023 Bloomberg L.P.
柬埔寨首相洪森指,美英澳核潛艇合作正成為東盟國家高度關注的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洪森有關表態反映了包括東盟國家在內的地區國家普遍憂慮。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及其核潛艇合作製造核擴散風險,衝擊國際核不擴散體系,損害《南太無核區條約》,破壞東盟國家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的努力。據國際軍控專家估計,美英擬向澳轉讓的武器級核材料,可用來製造多達64至80枚核武器。這種把自身安全凌駕於他國安全之上,給別國製造「安全焦慮」的做法極其不負責任,也十分危險。他稱,作為東盟的全面戰略夥伴和山水相連的友好近鄰,中國始終堅定支持東盟國家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的努力,是第一個公開支持《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並表示願簽署條約議定書的核武器國家。汪文斌強調,再次敦促美英澳切實傾聽國際社會的關切,停止核潛艇合作等核擴散行徑,停止搞「雙重標準」等損害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行動,不要把太平洋變成風暴洋。(WL)
美加等國駐港總領事館在社交網頁上載燭光照片。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批評,美國個別政客及美國、加拿大等個別國家駐港總領館上演拙劣政治戲碼,操弄人權等話術工具,和一些反中亂港分子一唱一和,妄圖挑動事端、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公署堅決反對和嚴厲譴責。 發言人說,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充分說明,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完全正確,得到人民群眾堅決擁護。少數外部干預勢力執意翻炒已有定論的事件,給中國潑髒水、圖謀製造對立、煽動對抗,玩弄意識形態滲透、和平演變這套早就被人看穿的老把戲,純屬蚍蜉撼樹,自不量力,注定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發言人指出,一些無良政客和個別國家駐港機構選擇性遺忘本國歷史原罪和糟糕人權紀錄,卻熱衷於打著「人權衛士」的幌子對別國肆意攻擊、橫加干涉,何其虛偽、何其雙標、何其可笑。發言人奉勸少數外部干預勢力及美國等個別國家駐港機構認清形勢,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准則,遵守《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規定,立即停止徒勞無功的政治操弄。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北約在日本東京開設辦事處的建議。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北約多次公開表示,北約作為區域性聯盟的定位沒有變化,不尋求地理突破,亞洲不是北大西洋地理範疇,也不需要建立所謂「亞太版北約」,但是北約卻執著東進亞太、干預地區事務、挑動陣營對抗,質疑到底意欲何為。汪文斌稱,北約相關動向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特別是亞洲國家的高度警惕。北約在這個問題上應該保持頭腦清醒,日本也應做出符合地區穩定和發展利益的正確判斷,不要做破壞地區國家間相互信任,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事。(WL)
有報道引述美國官員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劃在未來幾星期內,前往中國進行會談,但官員未有詳細說明布林肯訪華的時間。 最先報道布林肯訪華計劃的彭博社指,布林肯可能與中國高級官員包括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話。消息人士透露,雖然中美兩國緊張關係持續,但美國仍希望恢復高層溝通。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帕特爾回應報道時表示,國務院目前沒有布林肯出訪行程的宣布,重申布林肯的訪華行程將在條件允許時重新安排。 布林肯原定在二月初訪華,但因為發生中國氣球事件而押後行程。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批評解放軍日前在台海攔截美軍軍艦的做法不專業及不安全,顯示中國軍方的行動愈見侵略性,非常容易出現判斷失誤或犯錯,增加人員受傷的風險。 柯比相信,解放軍的攔截行為,是要顯示美國在這個地區不受歡迎,或希望美國的飛機和船隻停止在區內出現,但他認為,中方的做法不會成功,重申美國將繼續按國際法,支持在空中及海上自由航行。 美軍早前公開影片,顯示解放軍驅逐艦「蘇州號」駛近美軍「鍾雲號」,並橫切到「鍾雲號」前方。中國外交部表示,事實真相是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中國軍隊採取的行動是應對有關國家挑釁的必要舉措,完全合理、合法、安全、專業。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製造事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美中兩國外交官員周一(5 日)在北京舉行會談,中方對台灣問題等重大原則問題闡明嚴正立場,美方官員則明確表示,將積極參與競爭,捍衛美國利益與價值觀,雙方同意繼續溝通。
有報道引述美國官員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劃在未來幾星期內,前往中國進行會談,又指雖然中美兩國緊張關係持續,但美國仍希望恢復高層溝通。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帕特爾回應報道時表示,國務院目前沒有布林肯出訪行程的宣布,重申布林肯的訪華行程將在條件允許時重新安排。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在出席一個智庫活動時說,與中國保持適當的外交至關重要,又指與中國的溝通渠道正在打開,但解放軍在美軍附近的活動日益增加,發生誤判的可能性是真實,並且越來越大。他說,在應對中國時,美國旨在發出強而有力的威懾信息,防止意外造成可怕的後果。
中美外交官員在北京舉行會談。外交部官方微博發佈,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昨日訪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舉行會談。雙方圍繞按照兩國元首去年11月峇里島會晤共識推動改善中美關係、妥善管控分歧等進行坦誠、建設性、富有成效的溝通。中方就台灣等重大原則問題闡明嚴正立場。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美國國務院在聲明中表示,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亦參與了會談。雙方在會上進行了坦誠和富有成效的討論,是持續致力保持溝通渠道開放、鞏固兩國高層交往的一部分。雙方就雙邊關係、兩岸問題、溝通渠道等議題交換意見。美方官員明確表示,美國將積極參與競爭並捍衛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
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和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正在訪華。 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駐華大使和國務院官員星期一在北京與中方官員舉行了坦誠而富有成效的會談,並明確表示美方將捍衛美國的利益。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之前表示,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已與康達及貝莎蘭舉行會談。而副部長馬朝旭就於下午同兩人舉行會見。
洪都拉斯總統卡斯特羅周五起至下周三訪問中國。卡斯特羅辦公室在社交網站公布卡斯特羅訪華的消息。 洪都拉斯外長雷納出席中國駐洪都拉斯大使館在首都特古西加爾巴舉行開館儀式。雷納表示,卡斯特羅訪華期間,將會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兩國將簽署多項合作協議。 中國與洪都拉斯3月底建立外交關係,洪都拉斯政府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法新社北京6 日電) 中國外交部今天表示,美國和中國在北京就改善雙邊關係和管理兩國歧見上,進行了「坦率」和建設性的會談。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抵達北京後,與中國外交部常務副部長馬朝旭等人舉行會談。
對於美國方面指稱中國軍艦上周六(3日)在台灣海峽,以不安全的方式靠近一艘美國驅逐艦,雙方距離少於140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強調,事實真相是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早前已就此作出回應,大家可以查閱。汪文斌重申,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躍自由,解放軍採取的行動是應對美方挑釁的必要舉措,完全合理、合法、安全、專業,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製造事端,並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ST)#外交部
中國駐洪都拉斯使館在特古西加爾巴舉行開館儀式,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在北京表示,充分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大義、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中洪建交完全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和長遠利益。 汪文斌又說,中國駐洪都拉斯使館正式開館,將為兩國增強政治互信、深化務實合作、增進人民友誼搭建橋樑。同時洪方也正積極推進駐華使館建館工作,中方將予以大力支持和協助。中方願同洪方一起,加強友好往來,增進政治互信,推進務實合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