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抵達中國訪問2天 將晤習近平及李強
<匯港通訊>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抵達中國展開2天訪問行程。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表示,米舒斯京將先到訪上海,並在上海舉行的俄中商務論壇上發言,屆時俄中兩國的重要企業負責人亦將出席。
大使館指,米舒斯京之後會在明天前往北京訪問,將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亦會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ST)
#米舒斯京 #訪華
<匯港通訊>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抵達中國展開2天訪問行程。
俄羅斯駐華大使館表示,米舒斯京將先到訪上海,並在上海舉行的俄中商務論壇上發言,屆時俄中兩國的重要企業負責人亦將出席。
大使館指,米舒斯京之後會在明天前往北京訪問,將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亦會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ST)
#米舒斯京 #訪華
(法新社奧斯陸1日電)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警告,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破裂後,華府可能對敵對蘇丹領袖採取行動。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外長會議的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告訴媒體記者,美國正「評估我們可以採取的步驟,以明確表達我們對帶領蘇丹走向錯誤道路領導人的看法,包括讓暴力延續和違反停火協議者」。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美方應當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不得與中國台灣地區商簽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不得借經貿名義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毛寧在例行記者會回應台灣地區有關部門指,將與美國簽署貿易協議,並希望未來能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時又表示,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美方有關行徑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亦違背美方自己作出僅同台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承諾,中方已經多次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毛寧又批評民進黨當局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搞倚美謀獨,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商務部長王文濤日前到美國出席亞太經合組織貿易部長會議期間,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及貿易代表戴琪會面。 在北京,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記者會表示,美方的晶片與科學法等半導體產業政策和出口管制是中方重要經貿關切,亦是王文濤在會談中提出的重點問題,雙方就此進行深入交流,並同意後續繼續開展討論。 被問到會談取得甚麼成果,束珏婷表示,雙方都認為中美經貿關係十分重要,就各自關心的經貿問題交換意見,並探討可能的合作領域,同意繼續保持和加強交流。 束珏婷又說,希望美方同中方一起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指引下,努力管控分歧,共同維護和深化中美經貿務實合作,造福兩國和兩國人民,促進世界經濟發展。
德國外交部說,在俄羅斯對德國駐俄大使館和相關機構的人數設定上限後,德國要求俄羅斯在今年底前,關閉在德國5間領事館中的4間 ,到時俄羅斯將保留位於柏林的大使館和另一間領事館。 俄羅斯外交部回應說,德國的決定不友好,將進一步破壞兩國關係,又說俄方將採取行動回應德方的挑釁措施。 俄羅斯早前將德國駐俄的外交人員、文化機構、學校工作人員的人數限制在350人。 德國外交部表示,鑑於俄方的限制措施,德國將在11月之前,關閉駐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加里寧格勒和新西伯利亞3間領事館。 自烏克蘭危機以來,德國和俄羅斯關係緊張,已多次相互驅逐外交官。
美國與歐盟指中國有非市場經濟行為及發表虛假資訊,特別是在涉及俄烏衝突的問題,美歐將會聯手應對。美歐在瑞典進行貿易和技術委員會第四次部長級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提到中國在醫療器材領域的政策,以及有關政策對美歐工人的不利影響,強調美歐雙方正探索可能的協調行動。聲明又說,美歐深表關注其他國家操控、干擾信息及發布虛假信息,特別是圍繞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信息,以及在北京放大莫斯科虛假論述方面,都是危險而鮮明的例子。較早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德國總理外事顧問普呂特納會面時強調,中國經濟與世界緊密融合,中國將堅持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各國共享機遇、合作共贏。烏克蘭問題方面,外交部日前表示中方將加強與各方對話交流,為推動以政治解決危機,作出中國貢獻。 (BC)#美歐 #非市場經濟行為 #中國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31日電) 中國戰機上週在南海上空攔截美國偵察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天將此事件歸咎於中方飛行員,並呼籲北京當局同意加強溝通。美國軍方指控中國戰機飛行員上週在南海上空以「不專業」方式飛行,挑釁美國偵察機,但北京也反控是美方挑釁。
(法新社奧斯陸30日電)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勝選連任2天後,美國施壓堅持己見的土耳其放棄反對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立場,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對此審慎樂觀。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Jens Stoltenberg)認為,瑞典距及時參與7月11至12日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召開的北約峰會已「觸手可及」。
【彭博】-- 兩位官員表示,美國財政部正尋求接觸中國,但也飄強化本身所需的經濟工具,以應對其認定的國家安全挑戰。負責處理恐怖份子資金籌集和金融犯罪的助理財政部長Elizabeth Rosenberg以及負責投資安全的助理部長Paul Rosen定於周三在國會作證,他們在事先預備的證詞中詳細說明相關態勢。他們的評論反映了財政部長耶倫所傳達的信息,即關於美國如何尋求在對華關係上去風險,而非扼殺其崛起或經濟「脫鉤」。雖然該表述是針對北京以利緩和緊張局勢,但也針對一些盟友,尤其是歐盟的盟友,後者對於華盛頓的強硬態度感到不安。財政部官員還強調,美國和中國可以接觸以應對一些全球問題,例如應對氣候變化和解決新興市場債務問題。「我們尋求擴大與中國的接觸,以解決我們面臨的難題,」Rosenberg在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時說;她將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一個聽證會上作證。 推薦閱讀:美國對華政策措辭由「脫鉤論」轉向「去風險論」 中國對此嗤之以鼻Rosenberg在她的證詞中說,中國利用其經濟工具瞄準美國和盟國的人民,在海外助長腐敗,並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她說,中國在美國和海外開展間諜活動,允許洗錢、網絡犯罪
對於國家商務部長王文濤日前分別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和貿易代表戴琪進行會談,國家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表示,美方的芯片與科學法等半導體產業政策和出口管制是中方重要經貿關切,也是王文濤與美方會談中提出的重點問題。 束珏婷透露,在會談期間雙方就此進行深入交流,並同意後續繼續開展討論。(jl/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軍印太司令部發聲明表示,中國空軍一架殲-16戰鬥機上星期五在南海上空的國際空域,靠近美軍一架RC-135戰略偵察機,進行不專業的方式攔截,重申美軍將繼續在國際法允許的地方安全和負責任地飛行、航行與行動。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回應有關提問時表示,美方長期頻繁派艦機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嚴重危害中國的國家主權安全,這種挑釁性的危險行動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的根源,美方應當立即停止有關危險挑釁行動。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
(法新社雪梨1日電) 澳洲與中國一度陷入冰凍的關係進一步出現融解跡象,澳洲政府今天表示,澳洲致力移除出口中國大麥被課徵的高額關稅,相關努力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在中國做出決定之前,澳洲暫停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關於大麥關稅的申訴。
美國軍方指稱,一架中國戰機上周五(26日)在南海上空國際空域,以「不專業」方式攔截一架美國偵察機。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在回覆《路透》的電子郵件中,沒有就具體細節發表評論,但指出,長期以來,美國經常部署飛機和船隻對中國進行近距離偵察,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中方敦促美國停止這種危險的挑釁,停止把責任轉嫁給中國。劉鵬宇補充指,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並與地區國家一道堅定維護南海的和平與穩定。 (ST)#美股 #偵察機 #戰機 #劉鵬
美日防長舉行會談,討論北韓發射活動及中國等議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說,北京拒絕他與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會面是不幸的事,又稱美國和日本正努力使軍事關係進一步現代化,防範中國的脅迫行為。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傳媒提問時表示,關於美日之間的軍事關係或軍事合作,中方一貫認為,國與國之間的軍事合作首先應當有利於地區的和平穩定,不應當針對第三方,更不得損害第三方的利益。她又說,大搞脅迫的恐怕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至於有關中美防長會面,毛寧表示,可查閱國防部的回應。
對於美國指稱,上周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南海上空國際空域,對一架美國軍機採取不必要的激進動作,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指,美方長期頻繁派艦機對中國進行抵近偵察,嚴重危害中國的國家主權安全,這種挑釁性的危險行動是引發海上安全問題的根源。毛寧敦促美方應立即停止此類危險的挑釁行動,強調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美國印太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指,事件發生在上周,中國的J-16飛機迫使美國的RC-135飛機飛過其尾流。 (ST)#美股 #外交部
美國周二對中國和墨西哥的17名個人和實體實施制裁,指控他們促成含有芬太尼的假藥生產。中國駐美國使館發言人回應指,美方對中國企業和公民的制裁,將為中美禁毒合作製造進一步障礙,損人害己,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發言人強調,中方一貫厲行禁毒,一直盡力幫助美方應對解決芬太尼問題,但美方現在又反覆制裁中國企業和個人,向中方甩鍋,嚴重破壞雙方禁毒合作基礎。發言人指,美方實施此次制裁的藉口,是這些中國實體和個人向美國和墨西哥銷售壓片機、模具等設備,但壓片機和模具為具合法用途的普通商品,廣泛用於正常工業生產中,強調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 (ST)#美股 #中國駐美國使館
(法新社仰光31日電) 中國派出高階代表團訪問被國際孤立的盟友緬甸。中國是緬甸軍政府的主要盟友和武器供應國,但這次是自緬甸政變以來,首度公開報導有中國軍官到訪。
台灣和美國將簽署21世紀貿易倡議首份協議,並希望未來能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重申,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建交國與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包括商簽任何具有主權意涵和官方性質的協定,中方已經多次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毛寧敦促美方應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來,不得借經貿名義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訊號,又指台方打著經貿合作的幌子,搞倚美謀獨,注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ST)#外交部 #21世紀貿易倡議
【彭博】-- 雖然說亞洲領導人對於美中分歧已是司空見慣,但是他們還是越來越擔心,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會朝著衝突的方向持續惡化,北京和華盛頓相向而行的難度越來越大。本周在新加坡將召開一場大型防務峰會,這本來可以成為兩國溝通的一個機會,但現在看起來,兩國更可能在諸如台灣、高端晶片和南海等問題上展開更多交鋒。「我們很多東南亞人對台灣問題感到非常不安,真的,」前馬來西亞外長賽夫丁·阿卜杜拉說道。而且有這種看法的地區領導人還不少。「我們非常不安。」香格里拉對話會周五在新加坡開始。此前中國拒絕了美國所提兩國防長——勞埃德·奧斯汀和李尚福會晤的要求,這給外界對雙方在此場合緩和關係的希望潑了冷水。美國幾個月來尋求對話,但中國要求美方取消在2018年對李尚福實施的制裁。對於取消制裁,拜登政府看來是考慮過,但最近表示沒有解除制裁的計畫。如此一來,雖然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的國防部長本周末將身處同一家酒店,可能坐在同一間會議室裡,但他們並沒有說說話的安排。美國總統喬·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11月份在峇里島會晤,試圖讓兩國關係重回正軌,但過去幾個月雙方的溝通仍不通暢。期待的改善並未成真。經
外交部邊界與海洋事務司司長洪亮到新德里,與印度外交部東亞司兼外長辦公室聯秘安伯樂,共同主持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會議。 兩國代表充分肯定此前外交軍事溝通取得的成效,並就當前共同關切的問題及下階段工作思路深入交換意見。雙方同意就落實兩國外長近期達成的共識充分交換意見,加快解決邊界西段等有關問題,又會繼續保持外交軍事渠道溝通,推動邊境局勢降溫緩局,進一步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中國外交部表示,中國與印度周三(5月31日)舉行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WMCC)第27次會議,雙方同意加快解決邊界西段等相關問題、保持外交軍事渠道溝通,以繼續推動邊境局勢降溫緩局。雙方就當前共同關切的問題及下階段工作思路深入交換意見,還同意盡早舉行第19輪軍長級會談及WMCC第28次會議。自2020年中期以來,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亞洲大國的關係惡化,當時兩國軍隊在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境發生衝突,造成24人死亡。 (ST)#WMCC #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