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醫治模式 擴至癌症康復者

陳允健指,「共同醫治模式」下逾1,400名病人獲轉介至私家醫生跟進,對此表示滿意。
陳允健指,「共同醫治模式」下逾1,400名病人獲轉介至私家醫生跟進,對此表示滿意。

【本報訊】為紓緩公院壓力,醫管局計劃擴大公私營協作,包括將「共同醫治模式」的範圍,由現時內科、骨科及精神科,推展至癌症康復者,如甲狀腺癌的專科病人。醫管局期望,擴展計劃能騰出公院專科名額處理更多新症,但強調計劃有返回機制,若病人情況轉差,可返回公立醫院原有專科跟進。

研明年名額增至逾5.6萬個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服務轉型)陳允健表示,目前參與普通科門診協作計劃的病人超過4.9萬名,當局計劃明年上半年將名額增至逾5.6萬個,當中包括專科門診「共同醫治模式」。他指,「共同醫治模式」自2021年起在內科、骨科及精神科推行,過去一年多內,逾1,400名病人獲轉介至私家醫生跟進。當局有意未來將該模式擴展至更多專科,目前初步構思是推廣至癌症康復者,例如甲狀腺病人,期望明年上半年可推行新計劃。

同時,醫管局希望在今年第3至第4季,推出外判化驗檢查服務,容許門診協作計劃下的合資格病人,在私營化驗機構,進行血液、尿液等化驗及心電圖檢查。陳允健表示,局方正就計劃進行招標,須確保有關服務得到驗證。

交私家醫生跟進 減公院負荷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現時公立醫院化驗服務輪候時間長,若無預約,驗血可能需時兩至3小時,相信外判服務可減輕公院負荷。他認為,局方要留意相關私人化驗機構的質素。至於把「共同醫治模式」涵蓋癌症康復者,彭鴻昌指,癌症病人經過治療後,病情會較穩定,現時會由局方腫瘤科繼續跟進,定期檢測,若轉交私家醫生跟進,亦可減輕公立醫院負荷,建議稍後可考慮更多類型的癌症納入有關計劃,如前列腺癌康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