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籍消防員外遊感染食肉菌 在港截肢保命 急症醫生:有傷口忌游水接觸海鮮

Christopher Won一家四口在新加坡旅遊時感染食肉菌,訪港後傷口惡化,須緊急切肢保命。
Christopher Won一家四口在新加坡旅遊時感染食肉菌,訪港後傷口惡化,須緊急切肢保命。

俗稱「食肉菌」的壞死性筋膜炎致命率高,原因是細菌擴散速度快,病人皮膚可在短時間內壞死,隨時致命。急重病科專科醫生鄧建邦接受《Yahoo新聞》訪問指出,皮膚有傷口的情況下接觸海水,例如游泳或街市被魚檔的海水彈到傷口,甚至處理海鮮時被刺傷,都有機會受感染。約有2至3成受感染而要入深切治療部(ICU)的病人需截肢保命。

《溫哥華太陽報》報道,一名溫哥華消防局助理局長Christopher Won一家四口到新加坡旅遊,期間右小腿感染食肉菌,離開新加坡訪港後傷口惡化,在公立醫院求醫時確診右腳患壞死性筋膜炎,須緊急切肢保命。該消防員的妻子在社交媒體發文,指一家現時留在香港,待丈夫出院後一同回國,形容丈來差點沒有命走出手術室。

食肉菌感染是指皮膚底層有缺氧性壞死,鄧醫生表示,甲類鏈球菌創傷弧菌、金黃葡萄球菌、克雷伯桿菌屬、大腸桿菌等均有機會演變成食肉菌。食肉菌可由多於一種細菌引起,以甲類鏈球菌最常見及致命,死亡率達16%,本身有傷口,尤其是糖尿病併發「糖尿腳」的病人,最易中招。

當病人感染食肉菌,黃金治療時間只有數小時,底層皮膚很快會發黑、潰瘍性壞死。
當病人感染食肉菌,黃金治療時間只有數小時,底層皮膚很快會發黑、潰瘍性壞死。

傷口紅腫痛 血壓降疑中招

食肉菌之所以可怕,在於其在皮膚底層的擴散速度極快,且令人防不勝防。鄧醫生說,患者感染數小時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四肢疼痛、紅腫等,這是毒素引致炎症,病情可急轉直下,假設腳掌受食肉菌感染,可在6至12小時內擴散至全腳,未及時治療便有機會引致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大部分病人都要入ICU。高達25 – 50%病人因血壓低而要用強心藥或呼吸機,可想而知食肉菌極具侵略性。

當病人感染食肉菌,黃金治療時間只有數小時,底層皮膚很快會發黑、潰瘍性壞死,需要盡快給予抗生素治療,以及清除壞死組織。因此病人送入急症室後若發現病人傷口有痛、紅腫,以及相關臨床表徵,例如血壓下降,就要懷疑可能屬食肉菌感染,要通知骨科專科醫生盡快做手術。

船員遭纜繩擊中染食肉菌

鄧醫生指,曾有年約40歲的男船員遭船纜繩打到大腿受傷,經飛行服務隊送院時傷口已發黑,急症室很快斷定是食肉菌感染,即使進行了清創手術,但因細菌擴散太快,最終要截肢始能保住性命。事實上,不少病人進行一次清創手術未必能完全清走受感染組織,平均要進行2至3次清創手術。而本港因感染食肉菌而入ICU的個案中,死亡率達24.3%。

除了傳統清創手術,有公立醫院引入高壓氧治療,減低食肉菌擴散速度,從而減慢器官衰竭速度。曾有年過60歲的女病人疑因牙瘡導致頸部感染食肉菌,並擴散至咽喉,在ICU處方強心藥後未能控制病情,最終用高壓氧治療爭取時間,穩定血壓,經頸部進行清創手術後成功逃離鬼門關。

鄧醫生說,身體有傷口者最好減少接觸海水,亦要避免徒手處理海鮮,最好佩戴手套。若不幸被海鮮刺傷,應即時以大量清水沖洗傷口,以及進行消毒。當發現傷口有紅腫及痛楚,應盡快求醫,排除是食肉菌感染。

急重病科專科醫生鄧建邦
急重病科專科醫生鄧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