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可減惹詬病 議員倡港鐵改對沖

楊永杰(左起)、張欣宇及梁文廣要求港鐵引入利潤對沖機制。(蔡偉洲攝)
楊永杰(左起)、張欣宇及梁文廣要求港鐵引入利潤對沖機制。(蔡偉洲攝)

【本報訊】港鐵近期事故頻生,其中去年11月,荃灣綫油麻地站更發生列車「甩門」意外。惟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過去一直為「多加少減」,惹起社會爭議。有議員昨日指港鐵票價機制一直為人詬病,建議改革相關機制,改設利潤對沖機制,增幅考慮分3級。

建議設3級制加價

立法會「A4聯盟」楊永杰、梁文廣及張欣宇等人,昨與運輸及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及相關官員會面,並提交港鐵「可加可減」機制檢討建議方案。張欣宇指不需改變港鐵「可加可減」機制兩個指標,建議改為利潤對沖機制,若港鐵利潤等於或高於150億元,便不能加價,而低於150億元,則按比例將基本加價幅度乘以0.75、0.5及0.25,此舉能避免因容許延後加幅,可直接將營運水平直接反映在票價加幅上。

張欣宇表示,過去一段時間通過不同方式,包括街站、問卷等方式,聽取了社會各界對「A4聯盟」倡議的意見,發現市民普遍希望將港鐵利潤、服務表現同市民負擔能力上限更加簡單清晰納入票價調整機制。楊永杰亦批評票價機制一直為人詬病,更指港鐵「賺得多、加得多、壞得多」,稱若實行利潤對沖機制,不會影響港鐵盈利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