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瑟芬:台灣遲來的MeToo浪潮,民進黨性騷事件何以成漩渦中心?

(喬瑟芬,曾任職出版、媒體,現效力於文化創意產業,長期投入非政府組織,致力公民社會力發展。)

自5月31日,署名陳汘瑈的民進黨前黨工以一篇臉書文引爆此波MeToo運動以來,涉及親綠、抗中陣營的性騷擾案,仍持續透過當事人的創傷書寫在網路社群中曝光。這股風潮也召喚出來自藝文、影視、文學、社運、媒體等不同領域的創傷經驗,傷者被已出面的陌生人鼓舞,有了說出口的勇氣。短短一週,一篇又一篇血淚斑斑的自述,不敢求助、無法逃離、害怕對方權勢地位或被進一步傷害、只好虛以委蛇的痛苦,是每個深藏多年的故事的共通點。

無獨有偶,即使多數自訴都未直接點名加害人,然而立刻有其他受害者從相似的情節和時間,辨識出彼時的自己,既而在網路上相認,也有記者主動去比對相關線索,直接在新聞報導中進行揭露。事件爆開時,該領域幾乎都不感意外,表示這些事件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既是這麼多人知情、甚至私下提醒身邊女性「要小心」的事,為什麼就是無法放到檯面來說?為什麼長久以來,大家都「聽說」過某些事,卻無法讓這些人付出代價?台灣在制度面其實是相對完善的,為何還會一再發生讓受害者求助無門的事件?

2022年9月1日,板橋,一名女子站在捷運站外。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2年9月1日,板橋,一名女子站在捷運站外。攝:陳焯煇/端傳媒

打破關於性暴力的各種迷思

性/別暴力是社會環境與個體互動下的產物,只是協助受害者是不夠的,需要更多人認知哪些價值觀導致錯誤的歸因和權力的濫用。

在追問台灣親綠陣營裡的性暴力事件為何產生、又為何逐步累積為風暴前,還是有必要稍微說明跟性有關的暴力的性質。

首先,性/別暴力從來不是單純的性慾問題,而在於權力與控制,透過剝削、宰制他人的身體與感受來強化、膨脹自我,甚至享受著受害方的屈服、不得不的迎合,滿足其支配與控制的慾望。

自MeToo運動以來,包括台灣近期曝光案件,絕大部份的受害經驗都佐證了此點。加害者並非真的「不懂人際距離」、「只是熱情一點」,而是因為深知自身所處的權力位階,對受害者是有恫嚇力的,相信自己可以在不顧他人意願的情況下,以言語或行為展現其宰制與掠奪的企圖,有些加害人還會將之美化為「風流、勇於試探」。

性並不骯髒,有問題的也不是慾望,而是不顧他人意願,甚至透過權力進行脅迫。

其次,性/別暴力得以一再發生,有著整個社會或該領域的圈層文化作為後盾,而非僅是個別加害者的問題。台灣除了同樣受父權文化的深刻影響,也承繼華人社會將性神秘化、羞恥化的傳統,對受害者(特別是女性)形成更強大的規訓,讓受害人習於先自責,而整個社會氛圍也傾向懷疑受害人「不檢點」、「沒保護好自己」。因此即便受害者能突破各種人情勒索和防堵的困境,訴諸法律與性平制度,往往也會因司法人員、調解人員或主管的相關意識不足,而再次受到傷害,令許多受害者躊躇。

再者,受害者的樣貌不只一種,也沒有完美的受害者。在這些創傷故事的留言裡,經常可以看到各種質疑,例如當下為什麼不離開、不反抗,加害者甚至會以「他每天/事後都跟我有說有笑,怎麼可能是性騷擾/性侵呢」來逃避社會檢視。



-----------

閱讀餘下全文,需要您的小額支持,讓優質內容可以自食其力。

暢讀全站所有好內容?每月只需一餐飯的錢,好新聞,並不貴。

支持我們,請成為付費會員。馬上 點擊 ,與端傳媒站得更近。

原文鏈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30609-opinion-taiwan-dpp-metoo-moment/

端傳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