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童年 最後的文具遊樂園

文具店夾在當舖和菜館中間,三間老店都是充滿歷史感。
文具店夾在當舖和菜館中間,三間老店都是充滿歷史感。

【Yahoo 新聞觀塘系列報道】每次經過,總是被排列整齊又琳琅滿目的文具和玩具吸引,禁不住要入去逛一會。第一次見林生,正在吃午飯,他匆匆收拾器皿,便跑出來坐在收銀機旁。走進長方形的小店,就如鑽進洞穴,每走進一步,就有東西讓你停下腳步,或是傳統牌子的墨水筆,或是有趣的貼紙,甚至是外邊早已斷市的筆記簿。繼續深入,就是閒人止步的小廚房,這種前為舖面,後為廚廁的設計,足以印證此店所經歷的年月。

文字記者:Shirley L.

攝影記者:HLKP

林生本來是一個老師,對文具卻情有獨鍾,教了幾年書,還是想做點生意,便開了這間「瑞和書局」。30年前開店時,店子在瑞和街,因為加租,才搬到現在崇仁街這個位置,就在街市大樓對面。他喜歡此處,覺得街市是一個中心點,藍田、彩虹、鯉魚門的居民也來這裏買菜,「幾十年都很熱鬧,很多人來買東西」,光顧文具店的,大部份也是熟客。

雖然人們每次來到也不會買很多,卻是一種感情的維繫,看着小學生蹦跳着的買玩具,長大了升中後買簿和手工紙,文具店陪過不少街坊長大。但電腦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從前附近有十多間文具店,現在只剩下一兩間。

文具店林生說話斯文,開文具店前是位教書老師。
文具店林生說話斯文,開文具店前是位教書老師。

回歸前聖誕卡賣過萬張

偶爾有人來影印,又或碰見文具的「行街」拉着手拉車,問林生有沒有甚麼缺貨,然後把一些文具的擺放位置略為整理,「行街」其實也不多見了,林生說很多文具批發都已改為網上訂貨。店面雖小,數一數大概也有上千種貨品,而且排列整齊,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笑說做了幾十年,當然懂得如何擺放得齊整又清晰。

他從沒想過要做大生意,幾十年前選擇賣文具,只為自己興趣,最好環境的時候就是回歸前,聖誕卡也能賣上過萬張,他問:「現在你還會寄聖誕卡嗎?在手機發個公仔不就算了嗎?」生意只足夠出一份人工,他依然想做下去,卻說只能抱平常心,畢竟對這一區還是有感情的。

他一直也是觀塘人,住在小店附近,坦言重建後變化大了很多,先是建築物由矮樓變高,街坊也不同了,而周邊舊樓亦有很大變化,「以前哪有這麼多劏房!現在特別多」。人多了,但他的生意還是老樣子,倒是對面的街市興旺了不少,賣菜賣肉的貨如輪轉。

看見便利貼和記事簿整齊的排列着,感覺很治癒。
看見便利貼和記事簿整齊的排列着,感覺很治癒。
林生說現時比較好賣的,就是顏色紙張。
林生說現時比較好賣的,就是顏色紙張。
小時候有交換過貼紙嗎?
小時候有交換過貼紙嗎?

市況蕭條前所未見 考慮退休轉手

疫情這兩年以來,的確是冷清了,「學生不用上課,自然也不會出街」,他是幾十年來從未遇過這種情況。加上他已屆退休之齡,正考慮轉手,放上網看看有沒有買家。

店中央放了一部夾公仔機,旁邊層架上還排滿了各式玩具,這樣一個遊玩和購物的小天地,實在讓放學後的小孩樂而忘返,也許,這已是上一代人的記憶了。老店讓人緬懷過去,但他們依然繼續努力生存,在科技和社會發展之間掙扎。他們常說,要往前看,不想別人只為懷念舊日而光顧,而是真的欣賞和喜愛才買下心頭好。

疫情關係很多學生也不用上課了,嚴重影響文具生意。
疫情關係很多學生也不用上課了,嚴重影響文具生意。
除了文具,這裏還有不少玩具賣。
除了文具,這裏還有不少玩具賣。
舊式玩具令人想起在街邊遊玩的童年。
舊式玩具令人想起在街邊遊玩的童年。
原來膠水和漿糊的包裝也有這麼多色彩。
原來膠水和漿糊的包裝也有這麼多色彩。
這裏賣的筆比市價平一點,大部份也是十元有找。
這裏賣的筆比市價平一點,大部份也是十元有找。
在附近寫字樓工作的人,午飯時間會到這裏買文具。
在附近寫字樓工作的人,午飯時間會到這裏買文具。
文具店林生說話斯文,開文具店前是位教書老師。
文具店林生說話斯文,開文具店前是位教書老師。

【Yahoo 新聞觀塘系列報道・逢星期一、三、五推出】

新聞專輯:細看觀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