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不再恐同日在香港緣起:2005年4月29日發生的這件事

你知道國際不再恐同日在香港的緣起嗎
你知道國際不再恐同日在香港的緣起嗎

【本文獲G點電視授權轉載,題目經編輯修訂, 原文連結

文:Louis Lee

今日(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你知道為甚麼選擇了今天呢?原因是1990年的今日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國際疾病與相關健康問題統計分類中刪除,同性戀的非病理化在這天受到國際組織的承認。2003年加拿大首次舉行活動,2005年有人倡議全球呼應這日舉行活動,後來愈來愈多國家及地區響應。

香港在2005年已響應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活動,但原因卻與香港當時的情況有深切關係,04年政府委託機構進行民意調查,訪問市民對同性戀的看法及對性傾向歧視條例立法的意見。05年2月,則發生不愉快事件,香港女同盟會打算在榆林書店擺放由民政事務局贊助出版的《她們的女情印記》一書,卻被店員拒絕,店員指老闆有基督教背景,不容許擺放同志書籍,如發現同類書籍擺放將棄置書籍。事件後同志團體炮轟書店,卻被反擊為逆向歧視,而明光社亦多次發聲明譴責同志團體,明光社在此時開始逐漸成為反同運大將。

2007年的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集會)
2007年的國際不再恐同日(香港區集會)

2005年4月29日,維護家庭聯盟發起聯署,表明反對性傾向歧視立法、反對同性婚姻,當時刊登在明報A30-33四大版,有超過三百個團體及九千八百人參與,據說當時同志都默默地在聯署中尋找家人、朋友、同事的身影,擔心自己的同志身份會被揭發或歧視。於是,一眾同志團體就決定 發起活動,展現大眾支持同志的聲音,不再處於被動、被漠視的狀態。

第一次的活動名為國際反恐同日(香港區遊行),定於國際不再恐同日前一日下午舉行,遊行路線由銅鑼灣東角道至維多利亞公園的噴水池,沿這短短的路線走幾次,遊行主題為「化恐懼,為關愛」,喚醒市民對不同性傾向差異的接納與關愛,共創多元友善社會。這可算是比較初期讓大眾都有機會參與的同志活動,主辦單位更預備面具予同志,以免他們被傳媒或其他人認得他們的容貌。最後活動有超過350人參與,部分參與者在終點更脫下面具感動而泣。結果,這個活動成為傳統,每年都必定以此舉行活動,不過後來有同志遊行的關係,所以活動的形式也改變為集會了。

(感謝Connie特意翻查電郵,找到當時的電郵)

作者: Lee Louis

G點電視

網站:https://gdottv.com/main/

FB: https://www.facebook.com/GDotTV.page/

IG : gdot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