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寨「食白麵」的人|採訪手記|Yahoo

跟其他街坊不同,阿平仍然對城寨很有記憶,碰到他就像碰到講故佬。
跟其他街坊不同,阿平仍然對城寨很有記憶,碰到他就像碰到講故佬。

記者:鄭美姿

攝影記者:Nasha Chan

認識阿平是去年在深水埗一個「生命故事」的展覽會上,他喜歡「講古」,開口埋口「話當年」,跟其瀟灑造型不大配襯。當時展覽會上沒啥人,阿平看完某塊提及九龍城寨有人蹲着「食白麵」(吸食毒品:海洛英)的展板後,興致來了,直接就在現場跟我們上了一課口述歷史,繪影繪聲回憶他小時候住在城寨旁邊的橫頭磡邨,如何旁觀道友「追龍」,還看得如痴如醉。

當時我是該展覽的策展人,整理了百幾位香港長者的口述歷史展出,從他們的回憶中還原了九龍城寨、七層徙置區、灣仔被投炸彈,以至填海前的維多利亞公園等香港歷史片段。阿平是少數觀察力極強,並且能夠把童年所見所聞鮮活描述的人,我當時如獲至寶,冒昧取了他的電話號碼;想不到大半年後電影 《九龍城寨之圍城》上映,阿平那條如鐵軌一樣長的記憶,就貼上了潮流話題。

關於「追龍」的傳說,我從長者的口述歷史中也聽聞過。有小時住在九龍城寨外圍的婆婆,同樣回憶起城寨東頭村道那一方的入口,她說明渠位置長期有吸毒者蹲着「食白麵」,「他們拿一張錫紙,上面有一堆豬油一樣的東西,拿着火柴盒大口大口吸,大人說他們在食白麵呀!半夜十一二點鐘,從我家望過去,會見到有雜差(便衣警員)去拉毒販,一個個人用鎖鍊鎖住行出來。」

當年香港電台的《鏗鏘集》節目,除了拍下九龍城寨裡面的面貌,更直接攝到癮君子「追龍」的一幕。(香港電台《鏗鏘集》〈城寨〉截圖)
當年香港電台的《鏗鏘集》節目,除了拍下九龍城寨裡面的面貌,更直接攝到癮君子「追龍」的一幕。(香港電台《鏗鏘集》〈城寨〉截圖)

阿平的版本就更加詳細,他說道友會把白粉放上一張錫紙上,加水後,用蠟燭哄熱。蒸發出來的煙猶如一條龍,他們便借用火柴盒用嘴巴大口吸食那些煙柱。「道友追住白煙來索,像追着一條龍。」

看完電影後最叫阿平雀躍的,是記起來那家似乎已被世人遺忘了的「城寨坊眾學校」。他雖沒上過該校,但曾經有段頗長的日子,會跟着哥哥和一些坊眾學校畢業的舊生,在星期六的下午前往位於新浦崗的國華商業銀行進行「愛國」教育,時為 1974、75 年。他笑道:「好似人哋去教會咁,我就去學唱紅歌,我仍記得​​《大海航行靠舵手》之類。有時玩下遊戲,有時又會讀吓毛澤東語錄。」

關於城寨的回憶,他於電影上畫後曾經問過其兄姐,「原來他們幾乎什麼都忘記了,只籠統地話污糟邋遢囉,想跟他們互補一吓記憶也不成。」

阿平的口述歷史,幫助了記者鋪陳城寨的過去。
阿平的口述歷史,幫助了記者鋪陳城寨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