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政府宣布暫緩政策 稍後刊憲移除 8.1 期限|Yahoo

垃圾徵費|政府宣布暫緩政策 稍後刊憲移除 8.1 期限|Yahoo
垃圾徵費|政府宣布暫緩政策 稍後刊憲移除 8.1 期限|Yahoo

【Yahoo 新聞報道】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兩個月,換來「擾民」指控;政府今日(27 日)正式宣布,暫緩推行垃圾徵費措施,不會在 8 月 1 日生效。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說,稍後會在憲報刊登公告,移除 8 月 1 日的實施日期限;當局並會持續檢視工作進度,加強教育,並且在 2025 年中再上立法會匯報相關工作。政府今日並未提供措施下個生效日期。

公共屋邨住戶下月起每月獲贈廿個指定袋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在立法會的委員會上表示,為了讓市民學習減少廢物和垃圾分類回收,6 月 1 日開始,政府會逐步向所有公共屋邨的住戶,每月免費提供 20 個指定袋,措施為期 6 個月;政府希望住戶可使用 20 個指定袋,毋須使用額外的垃圾袋,清潔工人也毋須改變工作模式。私人屋苑或大廈方面,只要物業管理方簽署了《減費回收約章》,承諾會在處所裡提供分類回收設施,並且提供分類回收設施,和將回收物交予回收商處理的話,同樣也可以獲得政府提供免費的指定袋。

謝又表示,會繼續鼓勵市民回收,政府會研究將市民參與「綠在區區」回收的「綠綠賞」積分,可以兌換成購物券。至於「綠在區區」回收點的數目會逐步增加,目標是從現時的 200 個,增加至 800 個。

謝展寰在立法會上表示,公屋住戶 6 月起每月獲贈 20 個指定袋。
謝展寰在立法會上表示,公屋住戶 6 月起每月獲贈 20 個指定袋。

報告:清潔工擔心誤墮法網

環境及生態局上周已經將「先行先試」的試行報告呈交到立法會,昨日(26 日)並有傳媒引述消息指措施再暫緩

回顧報告內容,有不少前線清潔工提到,因需要另外處理沒有用指定袋包妥的違規垃圾以致「工作量大增」以及「非常辛勞」,亦有表達擔心法例執行後會與居民產生糾紛甚至「誤墮法網」,更有個別工人表示會因此轉職。

另外有市民就認為,有不少市民不理解按袋收費對減廢的效用,覺得要求每家每戶預購指定袋包妥垃圾才可丟棄垃圾會導致使用更多膠袋,「與減少使用塑膠的環保政策背道而馳」。

政黨、媒體民調反映政策不獲支持

政策「先行先試」期間,已經屢次有媒體、政黨舉辦民調,反映大部份市民不支持政策。本月 21 日,中聯辦控制報章《大公報》民調指,31,549 名參與市民當中,超過九成不支持 8 月 1 日實施垃圾收費計劃。民建聯上周五(24 日)民調指,超過 6 成受訪者不支持政府實施垃圾收費。

早在 4 月,中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盧文端在《明報》撰文時形容,垃圾徵費先行先試的這個「亂象」反映香港社會還沒準備好,建議重新考慮是否押後或完全停止。

政府就垃圾徵費已經加強宣傳,但市民仍然普遍反對在 8 月 1 日實施政策,政府最終要暫緩。
政府就垃圾徵費已經加強宣傳,但市民仍然普遍反對在 8 月 1 日實施政策,政府最終要暫緩。

政府提案早在 2005 年出現 建制派 2021 年全票贊成

翻查資料,垃圾徵費早在 2005 年由時任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提出,及後的環境局局長邱騰華、黃錦星持續跟進有關議題;2021 年,垃圾徵費法案被提交到立法會審議,由於當時民主派議員已全數離任,民建聯、工聯會、自由黨、經民聯等 37 名建制派議員全數贊成法案,只有熱血公民鄭松泰反對。

條例草案在 2021 年 8 月 26 日通過後,政府原本訂立為期 18 個月的準備期,及後將實施時間訂於 2023 年 底。但因為清潔服務等行業反映年底有較多節慶,會產生大量垃圾,而且期間人手緊絀,因此局方再將實施時間延至今年 4 月 1 日。

謝展寰曾言已訂死線「一定唔會褪」

去年 7 月,謝展寰曾經在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上,表示政府已經為了希望政策推行得更順利,將實施日期延至今年 4 月 1 日,「一定唔會褪㗎喇,因為我哋會用一個刊憲嘅方式,附屬法例嘅形式定咗,以後一定唔會改㗎喇。」不過,到了今年 1 月中,謝展寰就以很多市民都不了解垃圾收費如何執行為由,向行政長官建議將徵費生效日期押後至今年 8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