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謝展寰:會考慮是否每幢大廈按量收費 環境局:現階段沒有任何傾向

謝展寰表示,會考慮垃圾徵費是否每幢大廈按量收費,並由住戶攤分費用。(資料圖片/林靄怡攝)
謝展寰表示,會考慮垃圾徵費是否每幢大廈按量收費,並由住戶攤分費用。(資料圖片/林靄怡攝)

垃圾徵費早前宣布再延期,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今日(2日)出席電視節目,談及有關垃圾徵費。他表示,推行法例時,要有減廢文化配合,如果只側重於一方,可能會引起反彈;當局未來會考慮把垃圾徵費,費用計算方式由「每戶按量」改為「每幢大廈按量」,由住戶攤分費用。他表示,世界各地似乎未有採用每戶按量收費模式,如台北便是每幢大廈收費,以避免清潔工分辨住戶有無使用指定袋垃圾的麻煩,亦不用責上相關法律責任。

謝展寰指,多地方都不採用每戶收費,避免令不守法的人,將垃圾丟棄到公用地方。他指,香港只要有一、兩成人不守法,就會有幾十萬人亂丟垃圾,就會產生很大問題。 至於每幢大廈收費的做法,會否減低市民減廢的誘因。

謝展寰就認為,採用每幢大廈收費後,「唔肯減廢、製造較多垃圾既住戶,會被其他人認為不負責任」。他又認為,業委會會有誘因,思考如何減少垃圾費用,將有助建立減廢回收的文化。

至於,擴大回收配套方面,謝展寰透露,期望7至8月起延長每個「綠在區區」回收點營業時間3小時。惟到底是提早開門或是延遲閉門,則需視乎各地區市民的作息時間及回收習慣,再與營辦商洽談。

環境及生態局今晚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局長近日在多個訪問中介紹了不同污者自付方向或方式可供研究考慮,包括生產者責任制和不同垃圾收費方式,也有提及有些地方不實行垃圾收費。大廈按幢收費只是介紹其中一種外地採用的垃圾收費方式。

局方指,政府政策目標是減少都市固體廢物棄置量,政府無意藉垃圾收費為庫房帶來額外收入。社會這幾個月對減廢回收關注度大為增加,局方會把握機會在未來一年加強宣傳教育,擴大回收配套,推動減少廢物和分類回收,亦會就如何優化計劃作進一步調研,現階段沒有任何傾向。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垃圾徵費-謝展寰-會考慮是否每幢大廈按量收費-環境局-現階段沒有任何傾向/457882?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