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昔」App增鯉魚門6景點 今昔對比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

城市景昔 旅遊事務署
城市景昔 旅遊事務署

香港無處不旅遊,豐厚歷史文化背景,加上港產片在全球都有捧場客,電影取景之處對旅客有一定吸引力。由旅遊事務署推出的文化創意旅遊項目「城市景昔」,擴展至鯉魚門6個指定地點,遊人只須使用手機應用程式,掃描安裝在指定地點的「AR時鐘」,即可體驗歷史全景圖像;現有部分指定地點亦加入電影元素,掃描後便會播出相關電影片段,如中環皇后像廣場、砵甸乍街等地可看到《毒舌大狀》取景的片段。有鯉魚門商戶相信,項目可吸引市民旅客走進鯉魚門較入位置,帶旺當人流。

城市景昔應用程式由香港城市大學團隊製作,團隊把由歷史照片和本地藝術家重製的歷史全景圖像結合3D建模,重構景點昔日面貌。旅客從智能手機鏡頭下,將歷史場景與現場實景作對比,並輔以相關資訊及有趣的3D動畫。連同新增6個鯉魚門景點將增至34個;鯉魚門景點各有主題,包括「鯉魚門歷史及文化發展」、「天后宮起源和歷史」、「鯉魚門海鮮業發展」等,展示三家村、海濱學校、鯉魚門燈塔等標誌。鏡頭之下,旅客可看到如昔日海濱學校的學生在沙灘上奔跑、收集貝殼的場景。

城市景昔 旅遊事務署
城市景昔 旅遊事務署

指定地點加電影元素

至於之前的28個指定地點,包含中環、山頂、深水埗、油麻地等,部分地點如中環、油麻地等地亦加入電影元素,市民在指定地點掃「AR時鐘」,會播放相關電影取景的片段。電影包括《毒舌大狀》、《梅艷芳》、《新不了情》、《無間道III:終極無間》和《龍虎風雲》等。團隊透露活動計劃加入大坑,並適逢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大受歡迎,將擴展至九龍城區。

負責製作全景圖成員之一的插畫藝術家小仙玉表示,製作昔日全景圖並不容易,幸好在外地網站找到很多鯉魚門舊照,讓她完成全景圖,有感「外國人真係好鍾意香港文化」。她又提到,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1970年代的宇宙海鮮酒家,因她花了不少工夫重現當時的員工制服。

城市景昔
城市景昔

商戶:吸引旅客多探索

宇宙海鮮酒家於1970年由羅氏家族開辦,在1973至2006年間經過轉讓和多次易名,現在酒家以「南大門」命名,仍由羅氏家族後代經營;南大門董事總經理羅國興表示,「南大門位於鯉魚門街尾,好少人行到入去。」而AR時鐘可以吸引市民探索該區不同地點,相信可以增加酒家附近一帶人流。

羅國興又指,疫情後至今生意仍未大幅反彈,如4月生意額較疫情前跌四成;酒家亦有推出套餐折扣促銷,希望政府多加宣傳鯉魚門,並為興建中的鯉魚門海旁公眾泊岸設施和海濱長廊添置旅遊配套,讓旅客更有意欲到訪。

原文刊登於 AM730 https://www.am730.com.hk/本地/-城市景昔-app增鯉魚門6景點-今昔對比落實香港無處不旅遊/459005?utm_source=yahoorss&utm_medium=refer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