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山泥釀大禍 年鞏固150斜坡

土力工程處新推出「寶雲道斜坡研習徑」,設有導賞團服務,由工程師講解山泥傾瀉的成因及預防方法。(黃仲民攝)
土力工程處新推出「寶雲道斜坡研習徑」,設有導賞團服務,由工程師講解山泥傾瀉的成因及預防方法。(黃仲民攝)

本港不時下起暴雨,每逢雨季情況更甚,而暴雨容易引發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去年共接獲76宗山泥傾瀉事故報告,較前年的145宗大減48%,全部不涉及人命傷亡。為加強市民對山泥傾瀉的警覺性,土力工程處新推出「寶雲道斜坡研習徑」,介紹斜坡安全及美化措施等資訊,亦設有導賞團服務。此外,市民亦可到官方網站登記,利用AR擴增實境技術,認識山泥傾瀉時斜坡安全措施如何發揮功效。

土力工程處指出,過去一年的全年降雨量為2,205.4毫米,較以往的正常值少約9%,全年暴雨次數亦較往常低,故去年僅發出一次山泥傾瀉警告。土力工程處副署長(港島)張秉業表示,過去14年再無出現山泥傾瀉指數極高的暴雨,惟山泥傾瀉與暴雨息息相關,又指出逾九成因山泥傾瀉而引起的死亡事故均於山泥傾瀉警告生效期間發生,加上香港地形多山,天然山坡風險不容忽視。

利用AR技術提升安全意識

而土力工程處自2010年展開「長遠防治山泥傾瀉計劃」,同時緩減天然山坡和人造斜坡的山泥傾瀉風險。張表示,今年目標是鞏固150個政府人造斜坡,並為100個私人人造斜坡進行安全篩選研究,以及為30幅天然山坡進行研究和所需的風險緩減工程。

張續指,部門為讓本港斜坡的安全標準達至最高,須持續改善防治山泥傾瀉工程設計的質素,包括採用風險緩減措施提升保障,例如在山坡上興建混凝土石壩防護網等保護屏障,成功於前年在薄扶林明德村和大嶼山壩尾天然山坡的山泥傾瀉中,阻截了大量泥石衝至山腳,減少對該區房屋及設施的損害。

為加強市民對山泥傾瀉的警覺性,土力工程處新推出「寶雲道斜坡研習徑」,全長3公里的研習徑沿途設有8個點,分別介紹斜坡安全及美化措施等資訊;亦設有導賞團服務,暫定每個月10個團,由兩至3位工程師分別帶隊講解,每團人員數為25人,有興趣市民可在土力工程處網站預約。市民亦可到官方網站登記,以AR擴增實境技術,模擬山泥傾瀉時斜坡安全措施如何發揮功效,望能加強市民對斜坡的安全意識。

AR擴增實境技術,模擬山泥傾瀉時斜坡安全措施如何發揮功效。
AR擴增實境技術,模擬山泥傾瀉時斜坡安全措施如何發揮功效。
土力工程處稱持續更新預防山泥傾瀉技術,為本港斜坡的安全標準達至最高。
土力工程處稱持續更新預防山泥傾瀉技術,為本港斜坡的安全標準達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