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稱北約不應尋求地理突破 亞太不歡迎陣營對抗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沒有計劃成為北約成員,但知悉北約計劃在日本開設代表處。 日本駐美國大使富田浩司早前說,日本有意與北約加強夥伴關係,包括在計劃東京開設首個在亞洲的代表處。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北約聲稱是區域性聯盟,不應尋求地理突破,亞太不歡迎陣營對抗,不歡迎軍事集團,日本有過侵略歷史,在軍事安全問題上應該謹言慎行,多做有利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沒有計劃成為北約成員,但知悉北約計劃在日本開設代表處。 日本駐美國大使富田浩司早前說,日本有意與北約加強夥伴關係,包括在計劃東京開設首個在亞洲的代表處。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北約聲稱是區域性聯盟,不應尋求地理突破,亞太不歡迎陣營對抗,不歡迎軍事集團,日本有過侵略歷史,在軍事安全問題上應該謹言慎行,多做有利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AFP李尚福在三月上任中國國防部長。 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上任後第一次重大演講,當中提到,中美如發生激烈衝突,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在這次安全防務領域峰會上,李尚福指,「一些國家」正在亞洲加劇軍備競賽。 但是他表示,世界足夠大,可以容納中美共同發展,兩個超級大國應尋求合作共贏之道。 李尚福在講話中並未直接提及美國,而是稱「有的國家肆意插手他國內政和地區事務」。 他表示,中國「決不能」讓美國在多個地區發動「顏色革命」和代理人戰爭的事情在亞太地區重演。 ...
中國內地自疫後開放後,多個數據均顯示經濟復甦緩慢,令市場大失所望。令人更加擔心的是,在人口紅利不再,消費疲弱,加上西方銳意對中國「去風險化」等多重因素夾擊下,中國經濟會否走向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爆破後的經濟停滯。麥格理的分析師就認為,中國經濟不會步日本的後塵,而復甦更會持續擴大。 麥格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胡偉俊(Larry Hu)在上周五發布的最新報告中指,近期內地經濟放緩是由於「過早」撤回政策支持。他預計,在低通脹環境和高企的失業率下,內地會保持寬鬆政策,隨著第三季的數據較為疲弱時,當局進一步寬鬆的緊迫性會更大。 他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及復甦的擴大,內地經濟將進入另一個螺旋式上升階段,需求將增強,信心同時會增強。 較早前國家統計局披露的最新經濟數據,的確令市場感到擔憂。內地5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8.8%,連續兩個月處於收縮區間,且創今年新低。CPI由今年1月的升2.1%不斷下滑至4月份的僅升0.1%,迫近通縮水平。更令人擔憂的是高居不下的年青人失業問題,4月份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惡化至20.4%。 胡偉俊稱,疫後開放代表「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但復甦未能維持,由
美國當局6月4日緊急出動兩架F-16戰機,追逐一架侵犯首都華盛頓特區空域的輕型飛機,F-16獲准以超音速飛行,產生強大「音爆」,震撼首都區,接壤的維吉尼亞州與馬里蘭州都能聽到,引起不小恐慌。維州民眾家中監視器拍到,本來家中狗狗舒適地躺在後院沙發上休憩,被音爆嚇得直接彈起奔跑離開;一處社區也捕捉到音爆發生瞬間的聲音,相當震撼。民眾紛紛在推特上表示,音爆撼動地面與牆面,甚至國會山莊都有震動。 肇事機是一架賽斯納(Cessna)Citation系列的輕型飛機,從華盛頓西南方的田納西州起飛,準備飛往紐約,但該架飛機快抵達紐約時,卻又180度迴轉,進入華盛頓,最終飛機在維州山區墜毀。該架飛機由佛羅里達州一間企業持有,該企業負責人魯佩爾(John Rumpel)表示,機上除了飛行員,還有自己的女兒、2歲的孫女與保姆一共4人,他希望家人沒有受太多苦,認為飛機可能失去增壓;警方指出現場無人生還,同步仍在搜索殘骸。 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表示,其試圖與飛行員聯繫但無果,F-16途中還使用照明彈希望引起飛行員注意;官員則說,F-16的追趕並非墜機原因,消息人士則指,該架飛機當時處於自動駕駛狀態。雖然很罕見,但類似案例並非史無前例,前高球冠軍史都華(Payne Stewart)1999年座機即因座艙未能增壓,導致機上人員因缺氧無法行動,最終在南達科他州墜毀。
美軍派出F-16戰機在首都華盛頓上空追截一架小型飛機,期間引發巨大音爆,整個首都,以至部分弗吉尼亞和馬里蘭州地區都聽到。小型飛機其後在弗吉尼亞州山區墜毀。 小型飛機當地周日從田納西州起飛,原定飛往紐約長島,但在長島上空180度轉向,直接飛越首都上空。 北美防空司令部在聲明說,軍方嘗試與小型飛機的機師聯絡,但對方沒有回應,戰機還使用照明彈試圖引起機師的注意。聲明又說,戰機獲准以超音速飛行,追截期間引發音爆。 有居民在社交網站說,聽到震動地面和牆壁的巨大聲響。 暫時不清楚小型飛機為何無回應以及為何墜毀。有報道說,小型飛機載有4人。弗吉尼亞州警方說,正搜尋飛機殘骸。聯邦航空管理局及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將調查事件。 美國特工處說,戰機起飛時,總統拜登正在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打高爾夫球。事件對總統周日的行程沒有影響。
在北京,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被問到,美方指中國軍艦上周六在台灣海峽以不安全的方式靠近一艘美國驅逐艦,雙方距離小於140米,發言人汪文斌回應說,中國解放軍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已經就此作出回應,大家可以查閱。 汪文斌強調,事實真相是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躍自由,中國軍隊採取的行動是應對有關國家挑釁的必要舉措,完全合理、合法、安全、專業。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製造事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
波蘭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主辦單位說超過50萬人參與,是當地1989年共產政權倒台以來最大規模示威之一。 示威民眾不滿政府上月通過的新法例,試圖打壓反對黨。 波蘭前總理、公民綱領黨主席圖斯克呼籲反對派團結,在秋季大選取得勝利。
(法新社莫斯科5日電) 克里姆林宮今天表示,駭客攻擊數家俄羅斯廣播電台,並且播放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宣布烏克蘭軍隊入侵國內的假消息。法新社報導,這些假消息宣稱,由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全面武裝的烏克蘭部隊,在美國政府同意及支持下,已入侵俄羅斯邊界地區庫斯克州(Kursk)、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及布揚斯克州(Bryansk)境內。
(法新社斯德哥爾摩4日電) 數以百計民眾今天聚集在斯德哥爾摩示威,抗議為化解土耳其反對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而制定的新反恐法。土耳其總統艾爾段(Recep Tayyip Erdogan)迄今不斷阻撓瑞典加入北約,指責斯德哥爾摩是庫德族激進分子的避風港。
內地樓市持續低迷,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國內房地產市場去年經歷近十年來最嚴重下行,儘管隨着經濟復甦及政策鬆動,樓市應有所反彈,惟相信房屋建設和銷售難以回到2020年及2021年的高峰水平,房地產亦不再是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 汪濤表示,去年房地產疲弱主要受累結構性轉變、政策收緊及疫情等因素,今年初市場有所反彈,可是其後掉頭向下。整體而言,中國住房擁有率偏高,人口結構變化以及城鎮化放慢,均阻礙房地產市場增長。 中央需摸底始出手扶持 內地城市青島本月發布樓市新政,包括降低非限購區域購房首付比例、放鬆限售條件等。汪濤稱,此舉反映部分地方政府逐步放鬆政策,但中央政府會否出台支持措施,須視乎未來兩個月房地產市場表現。當局可能仍需時摸清樓市真正實況,評估近期弱勢是否為短期現象。若跌勢持續,政府可能會出手扶持,措施或包括降低特定地區的首付要求、下調按揭利率,以及為「保交樓」提供更多資金支持。 至於消費復甦,汪濤估計,內地消費上半年有明顯恢復跡象,下半年預期會持續,就業市場和居民收入穩步緩慢增長,料可帶動消費需求。不過,現時消費復甦不平衡,相信需要時間調整。 她判斷,如果房地產銷售及投資持續向下
【on.cc東網專訊】政府銳意將交椅洲人工島工程強行上馬,就連公眾詻詢亦繼續以「鬼祟」方式進行。發展局在四月聲稱年初進行的公眾諮詢有多達六成市民支持發展人工島,惟至今仍未披露相關的回應者名單之際,關注土地發展機構本土研究社昨晚(5日)在社交媒體上炮轟,指政府再一
政變發生兩年多後,緬甸軍方正面臨一場全國性的武裝起義。近期他們越來越多地使用空襲來攻擊反軍政府力量,而這一策略轉變,帶來了毀滅性的後果。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8名知情人士指,法國總統馬克龍反對北約在東京設立辦事處的建議,認為北約應專注在北大西洋地區。報道指,美國及日本敦促歐洲更多國家參與亞洲安全問題,擔心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建議明年在東京設立一個小型基地,但中國抨擊美國在印太地區建立反華聯盟,形容是「亞洲北約」。 報道引述法國官員指,巴黎認為北約憲章規定組織的地緣範圍,應限制在北大西洋,亦擔心會破壞歐盟與中國的互信。一位熟悉北約內部討論的人士指,法國不願支持任何令北約與中國關係緊張的事。 馬克龍上星期在一個會議指,北約不應將範圍擴大到北大西洋以外,否則會犯大錯誤。馬克龍兩個月前訪華時,建議歐洲與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緊張關係保持距離,言論引來美國和部分北約成員批評。設立北約辦事處,需要北約最高決策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的一致支持,意味法國有權阻止相關行動。 (ST)#北約 #東京辦事處 #馬克龍
美軍驅逐艦「鍾雲號」(USS Chung-Hoon)與加拿大皇家海軍巡防艦「蒙特婁號」(HMCS Montreal),6月3日穿越台灣海峽時, 一艘中國大陸軍艦052D型飛彈驅逐艦(旅洋III級)突然切入鍾雲號前方,迫使其減速避免碰撞,加拿大環球新聞(Global News)曝光了兩軍艦交會的驚險瞬間,而美軍也發布從「鍾雲號」拍攝的影片,可看出雙方距離十分接近。 路透指出,美軍約每個月一次穿越台灣海峽,但是與其他盟國一起極不尋常;美國指中艦最近僅距150碼(約137公尺),還不及鐘雲艦的全長,美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批評中國行為「不負責任」,可能導致危險。對此,中國批評美加故意挑釁。 美國海軍表示,美加使用國際法中公海自由航行等原則,「例行」通過台灣海峽,並表示兩國軍艦此舉,展現了美國與盟友對「自由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之承諾。然而,此時美中防長正在新加坡亞洲安全會議「香格里拉對話」交鋒,此一事件加上雙方軍機曾多次衝突,中國大陸國防部長李尚福則暗指美方四處展示霸權,並表示「各國管好自己的軍艦和軍機」。 對於台海問題,李尚福指這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但也強調美中關係事關全球戰略穩定;奧斯汀則強調維持台海和平攸關全球利益,台海若發生衝突將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科莫多-2023」多國海上聯合演習在印尼南蘇拉威西省展開,並舉行國際閱艦式,中國海軍湛江艦、許昌艦參加。 演習為期4天,36個國家參加,開幕式結束後,各國海軍代表登上檢閱艦,駛向檢閱海區,來自包括印尼在內的13個國家共有40多艘艦艇接受檢閱。 湛江艦艦員葛旭晨說,能夠參加多國海軍聯演,展示中國海軍官兵的良好形象。 演習分為港岸階段和海上階段,多國海軍將圍繞海上攔截、海上搜救、損害管制等展開海上階段的聯合演習。
保安局強烈反對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就警方今日的執法行動作出毫無理據及失實的指控,並對其罔顧事實、混淆是非的行為予以譴責。 發言人嚴正重申,執法部門一直按證據、嚴格依照法律,及就有關人士或組織的行為採取執法行動,與其政治立場或背景無關。香港是法治社會,有法必依,違法必究,沒有任何人凌駕於法律之上。 發言人說,香港居民一直享有受《基本法》、《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保障的權利和自由。《香港國安法》亦清楚訂明,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應當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保護香港居民根據《基本法》、《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的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享有權利和自由,包括言論等自由。但市民行使這些自由時,必須遵守法律和在不影響社會秩序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大前提下進行。
在北京,外交部證實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以及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正在訪華。 發言人汪文斌說,外交部美大司司長楊濤同來訪的康達及貝莎蘭舉行了會談。今天下午,馬朝旭副部長將同他們舉行會見,有關的會見會談情況,大家可以關注中方發布的消息稿件。
在前日六四事件34周年,當晚在維園及銅鑼灣一帶有巿民被拘捕,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早在行政會議前,被問到相關巿民被捕原因及他們的行為有何問題時說,政府立場清晰,就是任何人都要守法,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李家超表示,本港法律寫得相當清楚,任何公眾活動都受《公安條例》規管,法律亦會規管任何涉及行為不檢等的活動。他重申任何人都要跟法律行事,有關個案會按現實情況依法律處理,警方亦會繼續按有關原則辦事。
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在日本國際貿易促進協會發表演講時表示,當前中日關係形勢嚴峻複雜,遇到不少新問題、新風險、新挑戰,特別是美國因素已經成為影響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的最大外部挑戰。中方始終主張,雙方要回到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基礎上,真正踐行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重要共識,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的正確方向。 他認為,為了維護中日經貿合作健康發展,雙方首先要警惕抵制「去風險化」,中日經貿合作本質上相互依存、互利雙贏,中方從來沒有把日本當作風險,更不會鼓動企業撤離日本。 此外,他指雙方要維持開放的合作。近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儘管聲稱不針對特定國家,不採取「一刀切」做法,但指向性無疑十分明確,中方已表達強烈關切。半導體是日本僅次於汽車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也是對華出口第一大商品。如果日方執意對中日半導體合作設限,失去的不僅是中國巨大的市場,更是日本自身的商業信譽和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美國的目的是重新確立半導體霸權,如果按美國設計的套路走下去,結果只會有一個,那就是中日「雙輸」,而美國獨贏。(jl/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美國電動車生產商 Tesla(特斯拉)行政總裁(CEO)馬斯克周一出席活動期間表示,據他理解,中國政府將對人工智能(AI)的使用進行立法規管。馬斯克剛於上周訪問中國,期間獲多名中央官員接見。馬斯克稱,與中國政府官員談話具建設性,了解到他們也認為 AI 帶來一定風險,有規管的必要性。根據相關對話,他理解中國將規管 AI 發展。馬斯克未有進一步解釋有關言論。中國駐美使館未有回應傳媒查詢。 (BC)#馬斯克 #Tesla #特斯拉 #AI #中國政府 #美股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批評解放軍日前在台海攔截美軍軍艦的做法不專業及不安全,顯示中國軍方的行動愈見侵略性,非常容易出現判斷失誤或犯錯,增加人員受傷的風險。 柯比相信,解放軍的攔截行為,是要顯示美國在這個地區不受歡迎,或希望美國的飛機和船隻停止在區內出現,但他認為,中方的做法不會成功,重申美國將繼續按國際法,支持在空中及海上自由航行。 美軍早前公開影片,顯示解放軍驅逐艦「蘇州號」駛近美軍「鍾雲號」,並橫切到「鍾雲號」前方。中國外交部表示,事實真相是美方滋事挑釁在前,中方依法依規處置在後,中方一貫尊重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中國軍隊採取的行動是應對有關國家挑釁的必要舉措,完全合理、合法、安全、專業。中方堅決反對有關國家在台海地區製造事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地區和平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