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小學面臨「大肚班」問題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報道)返回機制反應未如理想,僅有不足一半符合資格的北區學童申請,未能紓緩大埔區小學的「大肚班」問題。在統一派位調撥二十二個學額予上水八十校網的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新學年小一級須倍增至八班,以應付當局編配候補學額的跨境及北區學生。有區內校長批評當局不顧大埔小學的承受能力,浪費返回機制的剩餘學額。 教育局昨重申為免惡性競爭,北區小學校長已達成共識,不會使用返回機制未用盡的一百零七個剩餘學額,自行取錄叩門生,意味逾百名北區學童將留在大埔上學。據悉當局要求大埔的仁濟醫院蔡衍濤小學,小一由現時四班增至十班,以吸納跨境及北區學生。該校扣除約三十名「返回生」後,新學年小一級仍須倍增至八班。有消息指,大埔區內多所小學將面臨「大肚班」問題。 有大埔區小學校長形容,「大肚班」對學校影響「後患無窮」,因受課室數目所限,若今學年取錄八班小一,學校日後將無足夠課室取錄三班小一,「家長因學校只開一班小一,而誤解學校面對收生不足。」他透露,當局迄今仍安排補候學額的北區及跨境生到大埔區小學,令區內校長感到費解,「為何返回機制有就近入學的餘額不用,硬要把他們跨區塞到大埔?根本沒考慮到學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