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專注力?秘訣都在這!必讀四本經典書籍推薦 一旦開始閱讀就停不下來、讓你一讀再讀!

SIS平時是否有閱讀的習慣呢?要知道,有些書是值得你空下一天的時間,什麼也不做,就只是靜心的讓自己沈迷於作者的文字中,只要這麼做了,才有可能吸收書中希望傳遞給我們的道理與感悟。

培養閱讀習慣

如果你以前是完全看不完一本書的人,可以先培養儀式感,創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例如一個安靜的角落、一張舒適的椅子和適當的燈光。這樣可以讓你更專注於閱讀。並且安排每天的閱讀時間,可以是早晨起床後、午休時間或者睡前。固定的時間能幫助你養成習慣

推薦書單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出道十年,重探初心!小說家吳曉樂以「彷彿考了四次臺大」之力寫就的重磅之作!
★回歸教學現場的犀利觀察,細緻重塑新世代教育的學習困局、師生互動與同儕關係。
★世代怎麼複製?親子如何相殺?十年後的現在,是否依然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故事資訊

吳依光從未預期自己能活過十七歲,也從沒有想過現在會成為一位老師,更無法料到在放學鐘響的三十八分鐘後,她的學生會自頂樓一躍而下。待她趕赴現場,已不見女孩的身影,但圍觀的家長群眾、地上的大片血跡,與遠方漸弱的救護車鳴笛,讓吳依光相信──一場對她無形而嚴厲的審判,已然展開。

少女之死,讓這所校史百年的資優女校陷入焦慮,平日精於作答的女孩們,卻無法回應一連串的死亡問句:她發生什麼事?她成績怎麼樣?她心理狀態如何?是什麼樣不值一活的日子,以至她決定縱身一躍、終止十七年的人生?師生們迫切地需要一個答案,或是消弭疑慮,或是應付媒體,又或是劃清權責好安慰自己──她的死,和我沒有關係。

做為導師,吳依光試圖釐清少女輕生的原因,為人們,也為她自己,找出一個答案,合理、肯定,以安人心。她在少女尋常的生活中發現端倪,但也在一次次的探詢之中,反覆挖掘到自身的困境:與丈夫徒具形式的婚姻、對她一生無所不控的母親,以及當年早該毀掉的自己。

八尺門的辯護人

──本書榮獲──
2022年台灣文學獎蓓蕾獎
2022年金鼎獎文學圖書獎
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
第二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百萬首獎

槍響前,他必須找到拯救被告的方法。一艘遠洋漁船,承載著一樁滅門命案的祕密;為了找出真相、伸張正義,賭上的可能是整個國家的命運。

基隆八尺門,「平春16號」阿美族船長一家滅門命案,所有罪證均指向該船一名逃逸的印尼籍漁工,罪證確鑿,但疑雲卻重重密布。出身八尺門的阿美族公設辯護人佟寶駒,遠離部落多年,卻被迫重回老家,面對充滿敵意的族人。在有限的時間內,他必須與鄰居的印尼籍看護工,以及即將成為法官的替代役男合作,跨越種族、語言的隔閡,憑著蛛絲馬跡找出被隱蓋的真相……

組織龐大的遠洋漁業與國家利益盤根錯節,左右官司走向的不是正義與公平,而是各方勢力檯面下的通力盤整與無聲合作;死刑執行與否的權力,是否還掌握在蒙眼的正義女神之手?

本書特色

★榮獲台灣四項文學類書籍大獎,已授權日、韓、越南等多國語言
★2023年最受矚目律政影集──《八尺門的辯護人》原著小說
★作者/導演/編劇均為同一人,台灣IP影視化的最超前示範
★以法學訓練為基底,寫實呈現少數族群、移工在法律制度中的掙扎與社會處境,深刻描繪出階級下的人性實相

診間裡的女人:婦產科女醫師從身體的難題帶妳找到生命的出口

★醫學中心級醫院婦產科前任資深主治醫師第一手速寫
★婦產科門診及病房裡的真實人生故事,曲折意外、激勵人心
★直擊現代女性面臨的沉痛難題,對頑強窠臼的犀利思辨

身體有病可以看醫生,但人生的苦該怎麼治?

所有女人必須面臨的抉擇,所有男人不該逃避的課題,沒有標準解答的婚育、性別、家庭、世代等疑難雜症……都在這名女醫師的診間裡,找到一線出路。一間大型醫院裡的婦產科,一位不服輸的女醫師,在她的診間和病房裡,有各式各樣的女人及女孩到來。她們是來看病,還是看心?女醫師除了開藥開刀,能不能為她們的人生開一條路?這位始終掛心病人的女醫師,更身體力行在醫療界中努力為女性擴張立足點,證明女人絕對不是「第二性」!

───二十七件個案,是二十七個真實深刻的人生故事───

如何「無所事事」:一種對注意力經濟的抵抗

名列歐巴馬總統「年度最愛書單」!《紐約時報》暢銷書 商業周刊1741期獨家書摘

★本書對於科技、企業力量的深刻批判已引起巨大效應:《紐約時報》、《紐約客》、《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舊金山紀事報》、《紐約時報書評》、《連線》雜誌等推薦!

★獲選為年度最佳書籍:《時代雜誌》、《紐約客》、全國公共廣播電台、《GQ》、《Elle》、《禿鷹》、《財星》、《波音波音》、《愛爾蘭時報》、紐約公共圖書館、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

在崇尚「注意力經濟」的時代,這是一本抵抗注意力經濟的現場行動指南。

沒有什麼比「無所事事」更困難的了。在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生產力的世界裡,我們的每一分鐘都被每天使用的科技捕獲、載入和挪用。當今人類正處於訊息超載的沉重負荷,我們忙於確認各種通訊軟體、Facebook或Instagram,各式的訊息、廣告、新聞、動態,將我們的每一滴注意力消耗殆盡,然而同時,一種無法維持思緒的焦慮也籠罩著我們……我們過於分心,無法看到我們自身和所處世界的一切。

像Facebook和Instagram這樣的平台就像水壩一樣,充分利用了我們天生對他人的興趣,以及對社交的永恆需求,挾持我們與生俱來的欲望,並從中獲利。孤獨、觀察、與他人交流的單純快樂不僅是一種價值追求,而應該是屬於任何人不可剝奪的權利。

所謂「無所事事」並非真的什麼都不做,而是從資本主義生產力的角度來看。本書的前半部是關於如何脫離(拒絕)注意力經濟,後半部則是如何在時間、空間的意義上,重新接觸別的東西,這只有當你真正把注意力放在某人/事/物身上時才有可能做到。

延伸閱讀:台北恐怖密室逃脫三選!劇情、氣氛營造好得沒話說,玩過都說值回票價!

Source: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