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地產(02777)10月份總銷售11.2億元人民幣
<匯港通訊> 富力地產(02777)公布,今年10月份月內總銷售收入11.2億元人民幣,銷售面積達約 100,300 平方米。
首10個月累計總銷售收入 178.3 億元人民幣,銷售面積達約 120.63萬平方米。
(SY)
<匯港通訊> 富力地產(02777)公布,今年10月份月內總銷售收入11.2億元人民幣,銷售面積達約 100,300 平方米。
首10個月累計總銷售收入 178.3 億元人民幣,銷售面積達約 120.63萬平方米。
(SY)
據內媒引述企業徵信機構企查查資料顯示,富力地產(02777.HK)近日新增一則欠稅公告稱,欠稅餘額逾4,908萬元人民幣(下同),當前新發生欠稅餘額逾830萬元,欠稅稅種為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增值稅及房產稅。 此外,富力地產全資持股的廣州城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亦新增欠稅公告稱,欠稅餘額逾1,734萬元,欠稅稅種為個人所得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增值稅。(ta/k)~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Now新聞台】房委會10月起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初步發現59戶在香港擁有物業。 公屋租戶申報物業縮短至每兩年一次,首批需申報的8.8萬個公屋租戶,需於周四前交回申報表。房署截至周一收回7.4萬多份申報表,收回率達到八成半,並抽查了當中2.5萬份涉及5.7萬個家庭成員 與土地註冊處資料配對,發現59戶在港擁有物業,查證其中4戶已破產,但紀錄未有更新,其餘個案尚在調查。而房署在上一個年度收回2200個公屋單位,較以往多近七成,而今個財政年度截至本月,已收回近2000個單位。#要聞
美國沽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發布針對商湯(0020)的報告,稱商湯人為地誇大了收入,表示商湯自稱是一間領先的人工智能軟體公司,但指其AI是代表的是人工膨脹(Artificially Inflated)的收入。商湯股價曾跌近一成破底低見1.3元,最新跌逾8%,報1.32元。
美團-W(03690.HK)公布今年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純利35.9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1.95倍,高於本網綜合3間券商預測溢利介乎24億至35.02億元。
本港上月樓價連跌6個月,創超過6年半新低。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10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跌至321.4,是2017年3月以來最低,按月跌2.2%,跌幅9月的2.4%稍為收窄;按年跌幅亦略為收窄至8.2%。今年首10個月樓價累計跌約4%。 當中,中小型單位樓價按月跌約2.2%,大型單位跌逾1.9%;首10個月分別累計跌3.9%及4.8%。 至於租金升勢持續,10月私人住宅租金指數升至186.3,創近4年新高,連升9個月,按月升幅稍為收窄至0.3%,按年升約4.7%,首10個月累計升約6.2%。
《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周五(24日)深夜罕有發文怒轟西隴科學、浙江國祥等A股公然造假,並期待有人要為此「蹲大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10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跌至321.4,是2017年3月以來最低,按月跌2.2%,跌幅較9月的2.4%收窄;按年跌幅收窄至8.2%。首10個月樓價累計下跌約4%。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估計,第四季樓價跌幅料達5%,全年計樓價料挫7%,屆時指數約報310.9點,將較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累挫近22%,意即當年若以八成按揭入市的業主也將墮入負資產行列。港府如不盡快檢討及再修訂撤辣方案,恐樓價跌勢將延長至明年首季,為防樓價急跌帶來更多負資產,當局應慎重考慮提早在明年預算案前便要再調整辣招內容,以挽回市民入市信心。 (BC)#利嘉閣 #樓價 #差估署
總部設在新加坡的中國網上快速時尚零售商Shein,據報已秘密申請在美國上市,最快可能在2024年在公開市場上交
恒指今早高開118點或近0.7%,報17,677欠承接,掉頭低見17,373,現報17,395,跌164點或0.9%,總成交額350億元。 藍籌新世界發展(00017.HK)上周遭美銀證券降級、兼下調目標價至12元,連跌第三天,今早跑輸同業,股價失守50天線(13.05元),最低見12.42元,現報12.44元,再跌5.6%,成交812萬股(上周五成交966萬股)。 長實(01113.HK)、新地(00016.HK)、恒地(00012.HK)及恒隆地產(00101.HK)再跌0.5%-1.5%,當中恒隆沽壓較大,失守10天線(11.2元),現報11.14元,再跌1.6%。信置(00083.HK)再跌1.5%報7.96元。(sz/cy)~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去銀行做美元定期存款,回報雖然未必及得上股票、債券,但勝在夠穩陣,而且簡單易明,加上港元與美元掛鈎,減低匯率風險,難怪不少穩健投資者皆鍾情這種收息工具。
內地大型資產管理機構中植集團,日前承認嚴重資不抵債,金額達到至少2200億元人民幣,被北京市公安局展開立案偵查,並對多名犯罪嫌疑人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彭博》引述法律人士評估,中植系投資者,可能要承擔達560億美元(約3970億元人民幣)損失。 (BC)#中植
在《施政報告》公布後第五日,房屋局公布本港最新私樓供應量,最新數字達107,000個單位,重返今年第一季的紀錄新高,以全港一手吸納量計算,過去五年平均每年吸納15,975個單位,數字相當於全港6.7年吸納量,明顯是供過於求,都直接抵銷《施政報告》的減辣措施,政府寄望減辣帶動成交,推動發展商積極投地以確保庫房收益,似乎未必容易做得到。
展望2024年,策略師對未來回報存在分歧。堅持看淡的摩根士丹利Mike Wilson認為股市基本持平。但是,加拿大皇家銀行的Lori Calvasina也認為標準普爾500點將達到5,000點,並在一份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我們的估值和情緒指標,正發出建設性的訊號。」這一切對投資者在2024年的策略意味著甚麼呢?Yahoo財經向一些訪問常客提出了一些問題 ,發掘2024年需要考慮的一些重要主題。
路透周一 (27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北京證券交易 (Beijing Stock Exchange / 北交所) 已實施新政策,阻止在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大股東出售股票,因為擔心該類出售可能會澆熄渴望已久的反彈。
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上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2.2%,連跌6個月。今年首10個月累計跌約4%。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政府修訂數據後,8至10月樓價單月都跌逾2%,形容樓價跌勢較急,新盤低價開售影響二手樓價表現。 他認為,施政報告為樓市減辣,對成交量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對樓價幫助不大。他預料,今季樓價跌約5%,全年跌約7%。今年租金估計升6%至7%,由於專才來港帶動租務需求。 陳海潮又提到,樓價較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累計跌逾19%,亦即當年承造8成按揭的物業陷入負資產邊緣。他認為,樓市辣招應再作檢討,並修訂撤辣方案,以防樓價急跌帶來更多負資產,並拖累整體經濟。
市場對股市愈來愈樂觀,再有不少分析認為2024年能再創新高。滿地可銀行(BMO)資本市場和德意志銀行的策略師預計,到明年年底,標普500指數將達到5,100點。
比亞迪股份(1211,H股市值2440億元,A+H總市值6,563億元)傳減價賣車,公司澄清,股價照跌,昨日最低215.2元,接近8月下旬低位214.6元。收222.2元,兩日累計跌8.1%(恒指同期跌2.1%),趁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