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業促調低三隧新收費 運輸署回應指水平合理

【Now新聞台】三隧分流第二階段收費下月17日實施,小巴紅隧收費由10元加至50元,業界指對司機生計造成極大衝擊,要求當局檢視。運輸署指,認為收費水平合理。

現時小巴過海,紅隧收10元、東隧收38元、西隧收85元,下月17日起就會劃一收50元,過海「最低消費」急升4倍。

有小巴工會指,新收費下每位司機每月額外支出超過1萬元,如果加價,擔心會大量流失乘客,促請當局尊重小巴的公共交通角色定位,將小巴隧道費與的士看齊,調低至劃一收25元。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公共小巴分會主任陳逢源:「我們的乘客全部都是最基層的市民,如果我們加價,將隧道費加幅轉嫁我們的乘客,我們無法競爭了。」

有立法會議員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批評當局漠視小巴業界聲音。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陸頌雄:「秘書長好像遺漏了些東西,就是遺漏了聽取小巴業界聲音。小巴是公共交通運輸工具,不是普通商用車,想問秘書長有沒有考慮小巴業界?」

署理運輸署署長何廣鏗:「其實紅隧過往39年我們都沒有調整收費,收費在相當低的水平下,接近40年我們沒有按照通脹及生活水平調升,所以我們現時去看,就算西隧由85元下調至50元,已經減幅百分之41,所以我們看到定下的平均數,三條隧道現時的平均數相若,所以我們覺得50元是合理水平。」

當局指,新收費已經平衡不同車輛的載客量等因素調整。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