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權會斥預防中暑指引休息及停工分級是斤斤計較 應訂立一切停工標準

【Now新聞台】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下周一實施,列明按暑熱指數及勞動量工人可以休息或停工。工業傷亡權益會認為,當局不應斤斤計較,應該訂立「一刀切」的停工標準。

指引列明由於室內沒有直接陽光照射,在同一勞動量下,室內工作的員工休息時間應較室外少15分鐘。

疫情期間,一名工人在地牢工作第4日時,心肌梗塞猝死,報告顯示當局沒循溫度或工作環境方向調查。

死者太太指新指引對防止工人中暑幫助不大。

死者家屬楊太:「在潛下去的地牢,一身這樣的裝束,有沒有進行一個評估,可不可以長時間進行體力勞動工作?潛下去如此低,有沒有風到?有沒有通風設施足不足夠?與一個都是在室內,可能只是在一間屋工作,與一個這樣地盤,潛到如此低,大家都是室內,但大家室內環境已很不同。」

對於指引列明符合紅色或黑色暑熱警告才有工人要停工。工業傷亡權益會指門檻不切實際,加上僱主可以透過提供吹風機或風扇等,減少工人休息時間,認為做法不理想。

工權會又認為措施難以監察,加上指引不是法例,令檢控難度大增,建議立法規管,例如暑熱指數達一定程度時,「一刀切」禁止戶外工作。

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余嘉浩:「其實很失望,我認為是(勞工處)很想做些事,但又要斤斤計較,如何為之斤斤計較?就是要將工友的勞動強度分幾個層次,不同人有不同休息時間,明知這樣執行上有很多困難。」

工權會認為地盤工人工作很多時橫跨不同強度,難以分類,做法會給予僱主有空間辯駁。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