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籲參考澳門 設輸入外勞煞停機制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日前與澳門工聯會就輸入外勞問題交流討論,期望香港能參考澳門的做法,包括設立輸入外勞煞停機制,在人手過剩或經濟下行時,優先解僱外勞,以及成立專責小組,專門處理輸入外勞相關事宜,包括投訴及求助。 工聯會副理事長丘燿誠表示,根據澳門統計數字,截至去年澳門共有16萬名外勞,佔整體就業人口4成。他指出外勞過量必定對本地工人造成一定影響,工資待遇明顯受遏抑,又舉例飲食及酒店業和建造業於2018年至去年間的工資中位數升幅遠低於通脹。 立法會議員梁子穎認為澳門的情況反映外勞實際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希望本港當局不要看輕,一些微小舉動也可以產生很大問題。他認為政府為了解決勞動人口不足、拼經濟、解決短期問題,但今次舉動必定會引來長期的大問題。他認為政府在促進本地工人就業優先及拼經濟發展之間要取得平衡。 建造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宏儒表示,輸入外勞計劃對業界衝擊大,認為應做好本地就業優先,要有方法去幫助工友,例如發放資訊及職業配對,同時要吸引年輕人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