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拳手46秒勝出被質疑為「男人」出賽不公平 性別小眾參賽損害女運動員? 一文讀懂奧運性別爭議|Yahoo

阿爾及利亞選手 Imane Khelif 僅用了 46 秒就打敗意大利對手,卻因為性別身分而受質疑。(Photo by Fabio Bozzani/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阿爾及利亞選手 Imane Khelif 僅用了 46 秒就打敗意大利對手,卻因為性別身分而受質疑。(Photo by Fabio Bozzani/Anadolu via Getty Images)

【Yahoo 新聞報道】巴黎奧運進行得如火如荼,國際關注的焦點之一,是運動員的性別爭議。來自台灣的林郁婷和阿爾及利亞選手 Imane Khelif 均有出戰奧運女性拳擊項目,卻因為性別身分而受質疑。其中 Khelif 周四(1 日)僅僅用了 46 秒就打敗意大利對手,令更多輿論質疑比賽的公平性。

今次的運動員性別爭議,背後涉及複雜的性別概念、比賽制度,以及各派女性主義的爭論。《Yahoo 新聞》梳理事件的前因後果,與你一同了解這場不容忽視的性別角力。

有 XY 染色體,不就等於是男人嗎?

林郁婷及 Khelif 兩名運動員,都曾在 2023 年的國際拳擊協會(IBA)世錦賽中,因未能通過性別測試而被取消資格。根據 IBA 的規則,擁有 XY 染色體的選手不得參與女性比賽。

小時候的生物科課本或許教過,擁有 XY 染色體的人就等於是男性。不過現實世界卻未必如此簡單二元。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跨性別人士。例如一個人出生時被指派為男性,有 XY 染色體基因,但其性別認同覺得自己是女性。部分跨性別人士進一步接受荷爾蒙及手術治療,因此擁有女性性器官及荷爾蒙水平。

另一個可能性,是性別發育差異(Differences of Sexual Development,簡稱 DSD),亦可理解為是雙性人(intersex)。DSD 是一些涉及基因、荷爾蒙、性器官的罕見身體狀況。例如部分人出生時擁有 XY 染色體,但因為雄性激素受體變異,無法發展出男性性徵,甚至發育出女性性徵,因而一直在社會中以女性身份生活。

目前未知涉事的兩名運動員,與上述身體狀況是否有關。

林郁婷譽為是「台灣女拳王」,今次同樣捲入性別爭議風波。圖為她 2023 年出戰亞運的情況。(Photo by Zhan Yan/Xinhua via Getty Images)
林郁婷譽為是「台灣女拳王」,今次同樣捲入性別爭議風波。圖為她 2023 年出戰亞運的情況。(Photo by Zhan Yan/Xinhua via Getty Images)

二人為何獲准參與巴黎奧運?

林郁婷及 Khelif 被 IBA 取消資格,為何仍可參加奧運?事源 IBA 早年已因為資金及管理等問題,而被國際奧委會撤銷其認可資格。因此今屆巴黎奧運的拳擊項目,由國際奧委會直接管理,而國際奧委會包容性別多元及性別發育差異人士的原則,亦適用於拳擊賽事上。

國際奧委會 2021 年發表的最新指引,列明共融、不歧視的原則,不得系統性地基於運動員的性別認同、外表,或是性別差異,而阻止他們參賽。運動員不應被強迫進行非必要的手術或治療,參賽要求不應包括侵入式身體檢查。不過最新指引同時列明,要確保比賽公平和安全。

國際奧委會發言人 Mark Adams 周二強調,所有參加女性項目的運動員都符合比賽資格,「她們的護照上都列明是女性」。

國際奧委會今日(2 日)的聲明指,兩位運動員多年來都有參與國際賽事的女性項目,IBA 去年是沒有經過正當程序而 DQ 兩人。聲明強調,國際奧委會致力保障運動員人權,對兩名運動員受外界攻擊感到傷心。

其他運動項目出現過類似爭議嗎?

體壇的性別爭議,已經不是新鮮事。

南非女運動員 Caster Semenya 曾經在 800 米賽跑中獲得兩面奧運金牌,但一直處於性別爭議的風眼中。她出生時被指派為女性,但其後發現有 DSD 的身體狀況,有 XY 染色體、睾丸酮水平偏高。她透露自己出生時有陰道,同時體內藏有睾丸。她沒有子宮、不會月經。

過去幾年,田徑、單車、游泳、欖球等項目的體育協會都在收緊規例, Semenya 自 2018 年起被禁止參加女性田徑賽事,直至她降低其睾丸酮水平為止。這即是變相要求她要服藥才能參賽。

Semenya 今年 5 月於歐洲人權法法院,挑戰世界田徑總會的做法。案件仍在處理中。

南非女運動員 Caster Semenya 曾經在 800 米賽跑中獲得兩面奧運金牌,如今被要求降低睾丸酮水平才能參賽。圖為她 2009 年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情況。 (AP Photo/Anja Niedringhaus, File)
南非女運動員 Caster Semenya 曾經在 800 米賽跑中獲得兩面奧運金牌,如今被要求降低睾丸酮水平才能參賽。圖為她 2009 年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情況。 (AP Photo/Anja Niedringhaus, File)

今次奧運爭議引起誰人表態?

事件發生後,不少知名人士隨即開腔表態。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在社交平台表明,支持台灣選手林郁婷,形容她是無懼挑戰的運動員,「今日她代表台灣走上奧運舞台,我們會支持她,以為所有令我們驕傲的運動員」。

另一方面,更多人批評國際奧委會容許有關運動員參賽。其中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社交網站發文:「我會禁止男人參與女性運動項目!」

意大利總理 Giorgia Meloni 亦有回應事件,「我認為有男性基因特徵的運動員,不應被容許參加女性比賽……從我的觀點而言,這不是公平的比賽」。

而這股反對勢力中最為高調的,則要數《哈利波特》的小說作家 JK 羅琳。她在社交網站上以「男人」來形容 Khelif,並大力炮轟國際奧委會的做法殘忍兼不公,「一名年輕的女拳擊手剛被剝奪了她的一切,就是因為你允許一名男人和她一起進入拳擊場」。

女性權益與性別小眾,是盟友還是對立?

JK 羅琳並不是第一次就這類性別議題發聲。事實上,她近年多次就跨性別議題發表爭議性觀點,例如是反對讓跨性別人士進入女性處所,並一直強調生理性別概念(sex)的重要性。在 2020 年,她首度披露了自己曾經被家暴和性侵,並以保護女性為理由,反對未完成手術的跨性別人士進入女廁。

這類性別議題的爭議,經常將女性權益與性別小眾人權置於對立面上,甚至認為接納跨性別的女性身份,會侵害女性的權益。JK 羅琳亦因而被稱為是「排除跨性別的基進女性主義者」(trans-exclusionary radical feminist,簡稱 TERF)。有一些女性主義者樂於擁抱「TERF」的身份標籤,但這個字更多時候是被一些支持性別小眾的人,用來批評一些「反跨」、「恐跨」的對手。

不過並非所有女性主義者,都一定與性別小眾站在對立上。尤其是在第三波女性主義(Third-wave feminism)後廣納了酷兒理論及不同性別觀點,不少女性主義者都極力支持性別小眾的權利。

例如曾經演出《哈利波特》電影的 Emma Watson,除了多次為女性權利發聲外,同時亦積極捍衛性別小眾。她支持跨性別人士有權自行定義自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不斷受到質疑,或被告知他們與所說的不符」。

JK 羅琳近年以保護女性為由,反對未完成手術的跨性別人士進入女廁,因而被稱為是「排除跨性別的基進女性主義者」(TERF)。 (Photo by Dia Dipasupil/Getty Images)
JK 羅琳近年以保護女性為由,反對未完成手術的跨性別人士進入女廁,因而被稱為是「排除跨性別的基進女性主義者」(TERF)。 (Photo by Dia Dipasupil/Getty Images)

相關報道:路透社BBC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