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普金斯宣誓成為新西蘭總理
新西蘭工黨黨魁希普金斯宣誓成為總理,接替上星期辭職的阿德恩。 而阿德恩最後一次離開議會時,與在場的議員擁抱,不少人情緒激動。 她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出席公開活動,到訪北島拉塔納毛利部落,她一出現就被支持者包圍,要求合照。 阿德恩說,她討厭自己的辭職被視為對新西蘭的負面評論,並表示很感激這些年能夠擔任總理職務。她在聚會中發表談話表示從心底感謝大家,賦予她人生中最大的榮耀。阿德恩說,已經準備好成為很多角色,包括後座國會議員、妹妹和母親。
新西蘭工黨黨魁希普金斯宣誓成為總理,接替上星期辭職的阿德恩。 而阿德恩最後一次離開議會時,與在場的議員擁抱,不少人情緒激動。 她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出席公開活動,到訪北島拉塔納毛利部落,她一出現就被支持者包圍,要求合照。 阿德恩說,她討厭自己的辭職被視為對新西蘭的負面評論,並表示很感激這些年能夠擔任總理職務。她在聚會中發表談話表示從心底感謝大家,賦予她人生中最大的榮耀。阿德恩說,已經準備好成為很多角色,包括後座國會議員、妹妹和母親。
英國政府推出BNO簽證兩周年,內政部表示,至今已經向14萬4500名港人批出簽證,讓他們在英國居住和工作,強調英國會繼續採取行動,維護對香港人民的道義和歷史承諾,期待未來幾年有更多合資格港人前往英國。 外交部駐港公署對英方打著所謂BNO簽證新政策兩周年旗號大放厥詞,妄談所謂對港責任,赤裸裸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表示強烈譴責。 發言人指出,英方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和嚴正反制,公然違反中英雙方有關約定,以香港國安法為藉口反覆操弄BNO問題,明目張膽為反中亂港分子提供保護傘,充分暴露唯恐香港不亂的虛偽面目和以港遏華的險惡用心。事實早已證明,英方打BNO牌是企圖將更多港人作為英方自身炒作政治議題、獲取經濟私利、轉嫁國內矛盾的籌碼。 發言人敦促英方認清大勢、尊重現實,恪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立即停止借BNO問題為反中亂港分子包庇開脫,立即放棄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一切殖民夢囈。
到訪菲律賓的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先後與總統小馬可斯及國防部長加爾維斯會談。奧斯汀強調,美國準備盡一切所能協助菲律賓。小馬可斯說,菲律賓的未來以至亞太地區的事務,都需要美國的參與。 兩國國防部公布,雙方同意擴大2014年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菲方將會開放多4個基地給美軍使用。美方發表聲明說,擴大協議容許美國更快速地支援菲律賓應對人道和氣候災難, 並應對其他共同挑戰。 美國沒有透露菲方新開放的基地位置,但有菲方前官員曾經表示,美國要求使用鄰近台灣的北部呂宋島基地,以及面向南海和南沙群島的巴拉望島基地。 一批菲律賓民眾就在軍方總部外參加反美示威,要求廢止《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on.cc東網專訊】反對啟德興建簡約公屋的議員楊永杰,昨日(31日)指將舉辦集會表達訴求,並就此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事隔一日,楊指當局釋出善意,願意討論選址安排,故決定撤回集會申請。
北韓表示,會用以核還核、正面對抗回擊的原則,超強硬應對美國一切軍事圖謀。 北韓回應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在韓美防長會上提出調遣更多戰略武器。外務省指,將憑藉壓倒性核武力量,強有力地管控當前與未來的潛在挑戰。 北韓表示,美國正在人權、制裁、軍事等,加大全方位施壓。南韓與美國兩軍月內將舉行規模和範圍更大的聯合演習,企圖借此引燃全面對抗的導火索。 北韓又指,美國國防部長大談對北韓動用核武,只要美國繼續推行敵視政策和對抗路線,北韓就沒有任何興趣與之接觸和對話。
政府經常嚷着要搶外地人才,但本地人才卻持續逃港,彷彿流血不止。英國內政部表示,推出已兩年的英國國民(海外)簽證,俗稱BNO Visa,錄得14.45萬人經該計劃赴英,期待未來有更多合資格港人移民英國,學者批評港府搶人才招數欠奉,難以吸引各方人才來港,又批評政府沒有改善積存的內部問題,如高樓價,更難留住本港人才,移民顧問公司指兩年來,已有不少專業人士及中產移民,「隨時帶住過千萬身家離港」,人財兩失。
捷克當選總統帕維爾與蔡英文通電話,並表示希望親自見面,中方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經向捷克提出嚴正交涉。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說,帕維爾罔顧中方多次勸阻和交涉,執意與蔡英文通電話,與台灣當局展開官方往來,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公然違背捷方作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承諾,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 毛寧強調,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敦促捷方立即採取有效措施,糾正錯誤,消除事件的負面影響,以實際行動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民進黨當局企圖借通話同框謀獨,費盡心機,任何伎倆都改變不到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撼動不到國際社會一個中國格局。
對於美國重啟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無意與任何人在太平洋島國地區比拼影響力,也沒有興趣搞地緣爭奪。毛寧指,中方對各國與太平洋島國發展關係不持異議,願與有關各方一道發揮優勢,形成促進島國發展振興的國際合力。 (ST)#美股 #駐所羅門群島大使館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澳洲外長黃英賢早前提到,印太地區發生衝突將會是災難性的言論,發言人毛寧表示,亞太是和平發展的高地,不是大國博弈的棋局,中國致力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希望各方多做有利於地區穩定與繁榮的事情,不要將地緣衝突陣營對抗引入亞太。中澳都是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中澳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亦有利於亞太及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對於澳洲獲取核潛艇問題,毛寧說,中方反對破壞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行為,應避免核擴散的風險,避免加劇亞太的軍備競賽。
「2022保就業」計劃秘書處表示,已向約17萬名符合計劃申請資格的僱主,批出5月至7月份的工資補貼,總數約為366億元,涉及約157萬名僱員。 秘書處說,計劃網站(www.ess.gov.hk)已更新這些僱主名單,載列的資料包括僱主名稱、核心業務、工資補貼金額及承諾聘用的僱員人數,以便利公眾作出監察及向當局舉報疑似濫用或違反計劃條款的情況。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到訪菲律賓期間,兩國同意擴大2014年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菲方將會開放多4個基地給美軍使用。 美國國防部表示,擴大協議容許美國更快地支援菲律賓應對人道和氣候災難,並應對其他共同挑戰。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貫認為國家之間的防務安全合作,應當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美方出於一己私利,抱著零和思維不斷在地區加強軍事部署,危害地區和平穩定,地區國家應當保持警惕。
據媒體引述新加坡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社交媒體分享圖片,前特首林鄭月娥、偕丈夫林兆波,到訪新加坡,與新加坡總統李顯龍及張志賢會晤,雙方在會面時,提及香港及區內發展,期望新加坡可於持續發展、城市發展及教育等雙方有共同興趣的領域,加強合作。(SY)#林鄭月娥 #李顯龍 #張志賢
內地出生率低迷,令人口紅利逐步消退,促使內地改變人口政策,2021年5月決定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推出相關的配套支持措施。各地方政府正陸續出台新政鼓勵生育,近日更有個別省份開放未婚者登記生育,消息刺激港股中的育兒概念股應聲炒上,相關中小型股鑊氣更盛,個別升幅超過60%。分析認為,內地生育政策持續鬆綁,將釋放多胎生育需求,嬰幼兒相關行業有望直接受惠,短期相關股份仍是市場焦點。
政府正式展開被稱為「明日大嶼」的交倚洲填海計劃,但近日有人批評當局的公眾諮詢「鬼祟」,無任何渠道提交意見。發展局就發文表示,對評論感莫名其妙,現時資訊發達,市民可透過電郵或郵寄等方式提交意見。但立法會議員張欣宇就表示,他亦一度誤會諮詢未開始,立法會秘書處亦都表示不清楚,普通市民不了解可想而知。 發展局表示,近日已向荃灣區議會做簡介,會陸續拜會其他區議會,又稱市民可以從電郵、郵寄方式交意見,強調已持續從媒體報道、社交媒體收集公眾意見。 張欣宇就表示,自己一直關注基建項目,但亦誤會了公眾諮詢的日期,認為當局可與公眾坦誠相見、良性溝通,才能有助推動項目發展,同時有利建構和諧官民關係。他表示,可以向早前三鐵三路的工作取經,或者可以減少莫名其妙的困擾,公眾也無需被覺得過於狹隘。
到訪東京的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談,兩人在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形容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及中俄兩國加強軍事合作,造成二戰以來最緊張的安全環境。 斯托爾滕貝格在記者會表示,今日發生在歐洲的事,明日可能會在東亞出現,北約有必要加強與日本的合作,應對不斷變化的戰略環境。兩人又反對單方面透過武力或脅迫改變現狀的企圖,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中方日前重申,中國是各國的合作夥伴,不威脅任何國家的利益,希望北約放棄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理念,為歐洲和世界的安全穩定多做有利的事,亦希望地區國家堅守亞太合作的正道,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
土耳其外交部長恰武什奧盧表示,除非瑞典履行去年土耳其與瑞典及芬蘭,簽署的三方備忘錄中規定的義務,否則土耳其不可能同意瑞典加入北約組織。 瑞典與芬蘭去年5月申請加入北約,按照規程北約必須在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吸納新成員。三方備忘錄推動的談判進程,因早前瑞典發生針對土耳其的連場示威,遇到阻滯。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日前暗示,土耳其可能先同意讓芬蘭加入北約,拒絕瑞典同時加入。芬蘭外長哈維斯托就表示,芬蘭維持與瑞典同時加入北約的計劃,認為7月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召開的北約峰會將會是重要里程碑。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柯比說,國務卿布林肯於本月5日至6日訪問中國期間,將尋求與中方官員討論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引發的戰爭。 柯比向傳媒表示,去年8月中國抗議時任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台灣行程,美中之間一系列會談被擱置,涉及軍事及氣候變化等議題,布林肯今次訪華將尋求重啟有關談判,或為談判注入新動力。柯比說知道布林肯十分期待此行到中國可處理所有有關問題,又指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當然會是美方期待布林肯到時可提出討論的議題之一。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應有關布林肯訪華的提問時表示,中方願意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礎上,與美方在雙邊及多邊領域,開展溝通合作,但必須指出美方不能一邊要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又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亦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美方任何時候都不要試圖突破這條紅線。
【Now新聞台】英國推出BNO簽證兩周年,英國政府表示已為超過14萬港人批出簽證。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強烈譴責英方操弄BNO問題,要求英方立即放棄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英國內政部指,由前年推出BNO簽證計劃,兩年間已經有逾14萬港人移居英國,會繼續採取行動,維護對港人的道德及歷史承諾,期待未來數年有更多港人到英國。外交部駐港公署強烈譴責英方妄談「對港責任」,形容是赤裸裸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批評英方公然違反中英雙方有關約定,以港區國安法為藉口,操弄BNO問題,明目張膽為反中亂港分子提供「保護傘」,企圖將更多港人作為炒作政治議題的籌碼,敦促英方應立即停止借BNO問題包庇反中亂港分子。#要聞
韓美空軍在朝鮮半島西部海域,舉行今年首次聯合空中演習,美國空軍出動B-1B戰略轟炸機、F-22和F-35B戰機參演,演習重點提升兩軍聯合作戰執行能力和互相操作性。 南韓國防部表示,軍演昨日舉行,體現美國強烈應對北韓核導威脅,向南韓提供強力可靠延伸威懾的意志和能力,南韓將會繼續與美國戰略武器對接,提升聯合演習水平,以具備應對北韓核導威脅的力量和態勢。 另外,北韓指責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日前在韓美防長會議上,提出調遣更多戰略武器。外務省發言人說,將根據以核還核、正面對抗回擊正面對抗的原則,超強硬應對美國的一切軍事圖謀,只要美國繼續推行敵視政策和對抗路線,朝方就無興趣與美國接觸和對話。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回應說,華府已表明對北韓沒有敵意,並尋求透過外交方式,解決兩國和地區關心的問題。 南韓統一部亦認為,北韓應該選擇對話與合作,而不是威脅與挑釁。
在北京,外交部回應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發表聯合聲明說,對中俄軍事合作發展感到擔憂,發言人毛寧重申,中國始終是世界及地區和平穩定的維護者,希望有關方面不要渲染中國威脅,不要挑動地區對抗。 毛寧說,日本應認真汲取歷史教訓,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要做破壞地區國家之間相互信任,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對於斯托爾滕貝格說,今天發生在歐洲的事情明顯可能會發生在東亞,毛寧強調,亞太不是地緣爭奪的戰場,不歡迎冷戰思維、陣營對抗,又說北約應認真思考自己為維護歐洲安全發揮了甚麼作用。
美國黑人男子尼科爾斯懷疑被警員毆打致死案,再次引起外界關注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問題。 尼科爾斯被警員截停車輛後,遭到毆打,其後不治。事件觸發全國多個城市有民眾示威,5名涉案警員被革職並被控二級謀殺等罪名。 美國近年有多人在被警察截查車輛期間死亡,尼科爾斯只是其中之一。外界關注為何警員截查車輛容易演變成暴力事件,以及有甚麼措施可以減少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