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爸爸釣魚 40 年經歷看維港變遷 製魚類保育圖鑑 「城市日記」展覽為社區留記錄|Yahoo
【Yahoo 新聞報道】Mavis 的爸爸在香港釣魚 40 年,從西環漁獲甚豐,到觀塘釣的魚越來越細,間接反映維港發展的軌跡。Mavis 把爸爸的釣魚經歷變成一部魚類保育圖鑑,從漁穫變化思考海上工程的影響,成為「城市日記」(Urban Diary)的畢業作品,在「香港時地人畢業展:栽種自己的社區」參展,展示社區的不同面向。
該展覽在銅鑼灣希慎廣場九樓的一間咖啡店旁邊展出,種起了 8 棵「樹木」,樹椏掛起了一幅幅文字,偶爾配搭錄音、影像或小型裝置等 20 多幅作品。今次城市日記展出「香港時地人」計劃學員的畢業作品。
疑海上工程致魚類減少在港產卵
學員之一的 Mavis,訪問了有40年釣魚經驗的爸爸。她的爸爸認為這些年來的最大分別,是漁穫減少。他以前在西環釣魚,把漁穫帶回家,會被家人嫌太多;近 20 年轉戰觀塘,釣上來的魚卻越來越細。他估計與港珠澳大橋、啟德郵輪碼頭等海上工程有關,或因此改變了水流,導致魚類減少到香港「散春」。另一個原因則是人們買來放生的魚類,通常又平又大條、生長速度較快,例如沙巴龍躉,但會搶去其他魚的食物。
現為自由業文字工作者的 Mavis,曾經任職於環保團體,先後完成了香港時地人計劃的初階班及進階班。進階班的畢業要求包括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Mavis 一開始以為要構思很宏大的主題,沒料到聽了上百次的爸爸釣魚史,其實也反映了社區發展的脈絡。Mavis 拍攝爸爸在香港釣魚的情況,以及訪問他 40 年來在港釣魚的觀察,將其經驗攤開,並逐一介紹爸爸的魚獲,成為一部魚類保育圖鑑。
荃灣街市天台 印尼傭工的遊樂場
另一學員 Shirley 則是從自身的社區出發,發掘了鮮為人知的荃灣街市天台遊樂場。她在某個周六遇見遊樂場裡上百位印尼姐姐席地而坐,「然後你好像異類一樣,因為他們會很驚訝:為什麼會有人知道這個地方?上來做什麼?」Shirley 說起自己在荃灣住了 20 多年,她們很快就熱情地招呼她。她發現,那裡只有印尼傭工,並有一個角落供宗教儀式之用,有些印傭即使到了大圍工作,周六也會回來這個熟悉的角落。一些僱主更會在她們過新年、慶祝生日時,來這裡參加派對。
任職文員的 Shirley 是與家姐的一次對話,意外發現這個天台。她反思,大概是因為自己從小就去商場遊樂場玩,所以從不知道這個天台。但比她大 5 歲的家姐,則經歷了由天台遊樂場過渡到商場遊樂場的階段,也是一種城市變遷的痕跡。
「離開了一個地方,你會發覺這個地方對於你的重要性」
碩士修讀公共藝術的 Catherine 則訪問了 15 人,製成「社區民意檔案」。她透過問題設定了解大眾對社區的理解與想像,過程有不少意外收穫,例如有受訪者用錄音介紹了一條散步路線,說著那裡原是什麼、什麼時候被拆了、廢校被丟空了十幾年等,她覺得就像私人導賞團。Catherine 也留意到自己所在的大埔區不斷變化,例如火車博物館是她兒時等婆婆買餸時的休憩空間,但規範化之後多了遊客、商業攝影,試過在館內展示用的車廂喝一口水都被保安喝止。她在大埔住了 20 多年,期間 4 年去了台灣,「回來後才開始投入社區,有時會去 tour、也有試過帶團。但應該是因為離開了一個地方,你會發覺這個地方對於你的重要性。」
城市日記自 2020 年起舉辦「香港時地人」計劃,為參加者提供一系列工作坊,例如敍事實踐、城市生態觀察、社區導賞,培訓他們發掘和書寫自己的社區故事。計劃至今舉辦了九季,在何鴻毅家族香港基金贊助下展出畢業作品。
【香港時地人畢業展:栽種自己的社區】
日期:4月5日(五)至4月14日(日)
時間:12:00 至 19:00
地點:希慎廣場九樓 Urban Sky
地址: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
費用:全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