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父親疫情間離世 伊院協助家人製小夜燈 保存一家最美回憶

患癌父親疫情間離世 伊院協助家人製小夜燈 保存一家最美回憶

【本文獲伊院通 - 伊利沙伯醫院授權轉載】

【在燈火闌珊處懷念你】

正方形小夜燈上的圖畫,是Portia與爸爸最後一張合照︰「照片是去年九月,我們陪雙親覆診之後拍的,爸爸牽著媽媽的手,我與妹妹則站在後面搭著他們膊頭。」拍照後幾星期,爸爸便因疾病離開了他們。

Portia全家有八兄弟姊妹,吳爸爸由渡海小輪船員做起,多年努力升職至副船長,在家人心目中是顧家的「強人」,亦給人傳統華人一家之主的硬朗形象。

2007年忙於工作的Portia突然收到電話,得悉爸爸患上喉癌︰「他要做電療,我望著他背影感到好心酸,見到爸爸開始老、開始多病痛。我們感到驚慌、徬徨,如何治療呢?爸爸當時決斷採用新科技治療,手術後僅住了九日醫院就可以回家,他就是一個如此堅強的人。」

新冠疫情超過三年,不少離世者的喪禮安排從簡,來得太快,家人甚至未及梳理情緒。Portia一家感恩仍然可以按照爸爸的心願,安葬指定的墓園。

告別禮後,她久久不能釋懷,得悉伊院病人資源中心發起支援離世者家屬的「小夜燈」活動,便決定參與。製作「小夜燈」需要按照選定照片的構圖,人手逐筆逐筆刻上透明膠板。負責的醫院註冊社工魏玉欣(Stella)指出︰「讓家屬在過程中有空間回憶與離世家人的種種,刻下去的每一筆都有溫度、有重量,代表著對最愛的思念,這是一個讓家屬抒發情緒的過程。」

Portia坦言爸爸離世後,有一段時間思緒凌亂,深宵時分關了燈凝視著「小夜燈」,燈不算很光,她說︰「我想起『燈火闌珊』四個字,疏疏落落的燈光在黑暗的環境反而分外光明,看著由簡單線條組成的家庭合照,有一種慰藉的感覺。」

伊利沙伯醫院病人資源中心/癌症病人資源中心主要舉辦生死教育活動、小組及講座,為家屬提供資訊或以同行者的角色支援他們。

伊院通 - 伊利沙伯醫院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