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這樣長大》十二年成長見證

電影中的家庭,跟現實世界中的不少人相似。

(綜合報道)每逢新年檔期,都有不少好戲排隊上映,Elsie日前就跟家人看了今日才正式上映的《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Boyhood),該電影的賣點,是導演Richard Linklater用了十二年時間,以同一班演員,拍攝了一個男孩子由六歲到十八歲的成長,並濃縮成接近三小時的電影,內容是導演半自傳式的故事。有趣的是,通過大銀幕,觀眾看到的,除了是孩子成長的外貌變化外,還會看到戲中的父母和家庭同樣在改變,家長也許能看見自己教子女時的影子。 Elsie知道,Richard Linklater最著名的作品,是《情留半天》、《日落巴黎》和《情約半生》三部曲,三部電影分別相隔九年上映,讓電影主角和觀眾共同成長。今次導演繼續「慢功出細貨」,但主題卻從男女感情觀,轉移去男孩成長路。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去年在美國上映後,先得到不少影評人讚賞,除獲柏林影展三項大獎外,近日又獲金球獎共五項提名,包括最佳電影、導演、編劇、男配角和女配角,所以電影未在香港上影前,Elsie已經頗為期待,結果亦沒有失望。 故事講六歲的Mason來自單親家庭,母親要獨力照顧他跟姊姊Samantha,為了有較好的生活環境,一家三口移居到了侯斯頓,想重過新生活。然而,這時侯,兩姊弟「失蹤」多時的父親,卻忽然從亞拉斯加探險後歸來,想重投子女們的世界。從此,兩姊弟雖然仍跟母親同住,但卻定期會跟父親見面,接受另一套教育觀,當中涉及如何面對挑戰、兩代溝通、談戀愛、夢想等問題,而導演就把Mason在六至十八歲期間,即由小學一年級至入讀大學的黃金十二年,呈現於觀眾眼前,從而探索每個人必經的身心成長歷程,以及時代變遷。 作為母親,Elsie看電影時,即使與戲中母親的經歷不同,但就很自然代入她的角色,因為在教養孩子時,不論是否單親家庭,都有很多相同之處,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溝通問題。好像電影其中有一幕,說到母親駕車送六歲的Mason上學,期間談到他在學校被老師投訴,說他把石頭塞進筆刨機,母親最初認為兒子是搗蛋,但了解後,才知道原來兒子原來想把石頭削尖,用作箭頭,並非貪玩,只是方法不對而已,幸好母親之前並未大發雷霆,聽到兒子解釋後也表示明白,否則就可能有點冤枉了。 此外,戲中有不少類似的生活化情節,對家長也會有些啟發,好像有一幕是說父親接子女出外度過周末,當時兩姊弟大約開始步入青春期。父親在駕車時跟孩子閒聊,想多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誰知兩姊弟回答父親時,態度敷衍,說話「一句起,兩句止」,惹得父親非常不滿,還教訓姊弟二人,應如何回應他,才是完滿的回答。誰知當兒子反過來,要問父親的生活如何時,父親卻尷尬回應,亦開始明白即使是父子、父女關係,也應該要尊重對方,不能強人所難。 事實上,無人天生懂得做父母,因此每個家長每天同樣在摸索,學習如何做父母,導演在電影中,除了描述兩姊弟的成長外,戲中的母親和父親同樣在成長,好像母親Olivia在感情路屢遇挫折,但她為了增值自己,也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於是不斷進修,最後成為大學講師,從跟子女的對答中,也愈來愈見睿智幽默。 至於父親老Mason就更明顯,他從浪子型父親,逐漸變得愈來愈有責任感,後來更組織新家庭,蛻變成另外一個人,變化之大,不下於兒子。Elsie最喜歡的,就是兒子長大後,跟父親談及夢想的對話,兩人彷彿由父子變成朋友般,令人有莫名的感動。 另外,由於電影拍攝時間長達十二年,所以在戲中,會看到社會不同時期的面貌,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潮流等等,例如《哈利波特》熱潮、不同年代的電玩遊戲、甚至提到現時社交平台的溝通模式等等,從電影看到有關變化時,感覺都頗為有趣。 完場時,Elsie看到戲內的Mason,眨眼間就由小孩長大成人,雖然明知是電影剪接效果,但內心都有股戚戚然,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轉眼間,子女可能很快就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屆時也不可能再天天黏自己,所以真要好好珍惜跟子女的相處時間呢!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