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精神健康 社會環境改變不可或缺

推動精神健康 社會環境改變不可或缺
推動精神健康 社會環境改變不可或缺

(編按:2023 年 6 月 2 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斬人案,一名 39 歲男子在家品店購買一把 12 寸魚生刀,在數分鐘後在同一商場隨機斬人,兩名 26 歲及 22 歲女子身中多刀,送院後均證實死亡。警方調查後發現,男子有精神病紀錄,須定時覆診。案件引發社會對於精神病患者行為的討論,亦有人擔心出現精神病污名化現象……)

宏觀世界各地推動精神健康的運動,離不開兩大方針:增加精神健康知識和去污名。

方針一:增加精神健康知識

增加精神健康知識是指讓大眾了解什麼是精神健康、什麼是精神病、有什麼方法可以照顧自己、預防精神困擾。香港的精神健康知識薄弱,誤解多多,因而對精神健康議題有不少的恐懼,認為談精神健康就是「唔正常」,甚至是忌諱。就如其他身體毛病一樣,從小到大,我們會學習吃什麼才是健康,怎樣的作息才是健康,生病是有什麼警號,我們該怎樣做。精神健康也是一樣,我們學習怎樣才算是精神健康,精神困擾有什麼信號,我們可以做什麼去照顧精神健康。若大眾對精神健康認識增加,大家會敢於開放討論,也就漸漸會有行為和態度上的轉變。

方針二:去污名

可能大家不太明白為何推動精神健康需要反污名,讓我先簡介何謂污名。在另一文章有提及, 精神病污名是把負面特質,如「暴力」、「軟弱」、「能力差」在有精神病的群體放大及以偏蓋全,因而令有精神病的群體在社會上處較低和不利的位置,受到不平等的待遇。精神病污名不但影響有精神病的群體,也影響整個社會。精神病污名令大眾不敢正視跟精神健康相關的議題,如大家都不願意談,跟精神健康相關的討論也難以展開。只有大家都願意面對和公開討論,每一個人才可以安心去照顧精神健康,當有需要時及時尋求適切的協助。去污名的方法有數個,根據外國的研究,正面和平等的親身接觸是最有效去除污名的。就如在活動「說書日」內,參加者可以聆聽有精神病經歷的人說故事,從而明白有精神病不一定是「暴力」、「軟弱」、「能力差」,有精神病診斷並不減我們是一個人,有作為人的權利和需要,跟你、我、他/她無異。當了解過後,恐懼也隨之減少,很多時污名是源於「不知」。

制定政策的必要性

精神健康推動絕不可以單靠個別團體,而必需有政府的參與。一個人的精神健康跟環境有莫大關係,包括教育制度、勞工政策、房屋政策等等都是致命的關鍵。只有以人為本的政策和制度,擁抱多元,才可以讓人有整全的健康。精神健康推動絕不可以依賴個人的努力,香港人的抗逆力已夠強了。容許我以 《房間》(作者:李智良)中的文字作結:

「我相信發生在許多『精神病患』身上的災難,原本可以避免。我們需要的是一個人與人之間能寬容共存,不以競爭、考核來區別人,不以經濟價值或生產力為絕對價值,不同能力的人都能以適合自己的方式,平等參與的社會,只有在這樣的社會中,『精神疾病』才會得到真正的治癒。這個社會顯然還未出現,因為我們就是這個社會。(p.26)」

 

李昭明(Amanda)

說書人StoryTaler 成立人

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