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即日起向公屋戶免費派指定垃圾袋 展開回收大行動

【Now新聞台】政府暫緩垃圾徵費,即日起向公屋戶免費派發指定垃圾袋,並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回收大行動。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會繼續推動回收,不認為推行得太遲。

垃圾徵費暫緩,政府採購的1.7億個指定袋仍有「用武之地」。政府即日起分批向公屋戶,每月派發20個指定垃圾袋,為期半年,分三期派發,第一次先派40個。

居民:「如果要推行,就要付錢;如果是免費,當然拿。」

居民:「免費派,派一個月或兩個月吧,都可以,實習(分類回收),這麼多年都沒有做。」

除派指定垃圾袋外,環保署亦展開「回收大行動」,即日起至下月底,市民到綠在區區回收廢紙、金屬等指定回收物,可獲六倍「綠綠賞」積分;而使用智能廚餘回收桶,每日可以額外獲10分。

柳先生:「我覺得當然好,分數多,開心些。反正也沒有用,就拿過來回收,都是換較實際(禮物),例如米。」

何女士:「6倍(積分)開心些,都是這個習慣。換的禮物有趣些,可能是『大嘥鬼』任何禮物,都可以。」

在長沙灣這個回收便利點,沒有設置智能廚餘回收桶,市民想回收廚餘,可能就要行遠些,或者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查看最近的回收桶在哪。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指,過去數個月,回收量增加四成,廚餘回收增加一倍。對於回收設施不足,被指是垃圾徵費暫緩的其中一個主因,謝展寰不認為做得太遲。

謝展寰:「我一上任已經做了,所以我覺得見到這個問題,今屆政府見到這個問題,都是盡力去做。不過我就覺得,整個討論似乎相當負面,應該要有正面看法,就是過往幾個月的討論,剛才都有提到,社會對於這樣的減廢回收這件事,關注度及認識度增加很多。」

謝展寰又指,本港每日平均生產約1.1萬噸垃圾,未來合共興建的三座焚化爐,足以處理本港垃圾量,毋須將垃圾運到大灣區焚燒。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