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繁殖率再升 一患者傳染兩人

梁子超
梁子超

新冠病毒的傳播在「口罩令」解除下變得稍為活躍。香港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最新公布本地個案的即時有效繁殖率顯示,繁殖率的平均值於上月30日升至2.07,意味一名患者已可傳染至少兩人,是繼去年3月後,首次突破2的關口。不過,醫生認為數字受到整體檢測人數影響,準確性有限,而繁殖率仍反覆波動,未見反彈趨勢。

本報上周報道,作為疫情走勢指標的港大即時有效繁殖率,由今年一直處於低過1的水平,上升至1.04,意味一名新冠患者,由平均傳染少於一人,變成可傳染予多於一人。而升勢未止,根據港大公共衞生學院網頁昨日的最新數字,截至上月30日,該繁殖率的平均值達到2.07,代表一宗個案已可傳染多於二人,較對上一天(上月29日)的1.09急升接近一倍。

檢測人數影響準確性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即時有效繁殖率受到整體檢測人數的影響而波動,而現時做檢測的人不多,繁殖率無法反映實際情況。他又說,即時有效繁殖率與污水檢測病毒量均處於波動區間,小幅度反覆升跌,而鄰近地區亦未見更具殺傷力的變種病毒,市民毋須過於驚慌。

梁分析,近期較多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小高峰」處於去年12月,至今已相隔一段時間,期間感染的人數少,加上眾多港人接種最後一針已屬半年前,免疫力正衰退,因此多人染疫的情況為預期之內。他認為,市民只需繼續注意個人衞生,多洗手;於人多密集的地方按需要佩戴口罩,而具長期病患等高危因素的人可多打一針新冠疫苗。

梁子超反而強調,季節性流感已殺到,惟3歲以下幼童的流感疫苗接種率僅8%,而他們過往未曾接觸流感病毒,免疫系統又未必成熟,重症、入院風險較高,建議盡早安排打針。家庭醫生林永和則稱,診所最近每日約有5至10名新冠患者求醫,稍微多過2月,不過症狀普遍比較輕。

港大本地個案的即時有效繁殖率自去年初第5波疫情下,由最嚴峻的超過6後下跌,數字一直在0.5至1的水平徘徊;而今年初的數字更一直在1的界線下,病毒傳播並不普遍。衞生署曾表示,即時有效繁殖率與確診數字有關連。假如該繁殖率有急升趨勢,只要即時繁殖率少於1,整體確診數字也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