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結業潮」之前是「開業潮」

食肆結業潮備受關注,但對於大批食肆「死因」,目前的主流解讀角度未必完全符合事實。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港有3.35萬個持牌飲食處所,較2018年底(2.7萬)增加24%。換言之,結業潮的「前傳」是開業潮。總括而言,餐飲業現時困境除關乎港人移民和北上,亦涉及消費模式變化(多叫外賣少堂食),以及近幾年供應過剩,可說受到三大趨勢同時打擊,這一關確實不容易捱過。

港餐飲業受三大趨勢夾擊

根據食環署統計資料,自2018年以來,全港有效食物牌照數量(包含餐廳、工廠食堂 、食物製造廠等)一直持續上升,從2.7萬個增至去年底的3.35萬個。尤其在2022年明顯躍升,由前一年的3.07萬個急飆至3.28萬個,意味在一年內驟增2000多個持牌飲食處所。

2022年發生什麼事呢?那正是防疫措施最後一年,當時本地「限聚令」雖已放寬(例如餐飲業取消「宵禁」、每枱可招待12人,酒吧亦重開),但出入境仍設嚴格限制,市民外遊歸來須接受隔離。

回看2022年的消費格局乃屬「塘水滾塘魚」,一方面市民難以外遊,不能去日本和泰國玩樂,某程度上「被迫」留港消費。另方面,內地訪港旅客銳減,不少藥房、金舖、時裝店、找換店結業,拖累商舖租金插水。受到需求增加、租金回落兩大因素共同影響,大批新開業食肆應運而生,包括一堆定位為「小店」的非連鎖餐廳。

本港餐飲業亟須自救,不能只歸咎「北上消費」影響生意。(黃俊耀攝)
本港餐飲業亟須自救,不能只歸咎「北上消費」影響生意。(黃俊耀攝)

實際上,如同大部分社會現象,餐飲業現時的困境不能歸咎於單一原因,卻起碼受到三大趨勢夾擊。首先,最多人留意到的是消費者結構及規模變化,特別是「北上」熱潮。但「港人北上」自八十年代以來已非新鮮事,據入境處統計,今年復活節當日(3月29日)錄得52.6萬人次經陸路口岸北上,跟2019年同期(約51萬人次)差不多。「北上潮」以外,不容忽略的是過去幾年有數十萬港人移居海外(當中許多是具消費力的中產階層),同時訪港旅客數量則較高峰期萎縮逾兩成。

第二個值得留意的趨勢是消費模式變化,隨着「外賣App」普及,多了人傾向「叫外賣」,無形中減少幫襯堂食。尤其本港市場現有Deliveroo、foodpanda、KeeTa三大平台白熱化競爭,各自推出折扣券、免運費等優惠搶客,令「性價比」愈來愈高。有餐飲業經營者表示,以往外賣業務僅佔總收入一兩成,現在卻升至三四成,甚至五成以上,故經營策略亦須調整,包括縮減分店數量及面積,以節省租金和工資。更有些具名氣的特色小店已徹底放棄門市,只設廚房主攻外賣生意。

須留意,外賣App普及會加劇「贏家全拿」現象,事關一家名店以往可覆蓋的區域及可招待的客量有限,不少食客逐步流失至周邊名氣較低的其他食肆。但憑着外賣App及大隊「騎兵」,現時居於跑馬地也可以叫到中環的美食(反之亦然),每家名店客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座位限制(主要樽頸在於廚房產能),導致其他食肆的生意比以前難做。

最後一個趨勢就是文首提及的供求關係,疫情期間「肥水不外流」格局催生大批新食肆開業,帶動飲食處所數量在幾年間暴增24%;一旦消費格局「復常」,餐飲業便迎來淘汰潮。換個角度看,按去年底全港有3.35萬個持牌處所,touch wood假設今年真的有3000家食肆結業,總處所數量相信仍將較2018年(2.7萬家)高出約一成。

着力自救 先要準確斷症

總的來說,餐飲業受到三大趨勢痛擊,肯定難捱,再者,目前的背景是宏觀經濟低迷及整體消費信心疲弱。無論如何,政府及業界必須全面而準確地「斷症」,方能有效「對症下藥」。舉例說,倘若只着眼於「北上潮」,忽略其他趨勢和因素,恐會導致「出錯招」。

講到底,餐飲業界有必要自救,致力取長補短、提升食品及服務質素自不待言,同樣重要是順應趨勢變化,例如更好地兼顧堂食和外賣業務,並加強在社交網絡推廣,精準捕捉珍貴的消費力客源,避免淪為汰弱留強之犧牲品。同時,個別門店或許在開業時已於定位、地利等方面存在弱點,只不過這兩年「市旺」,生意尚算不俗,現在潮水退去,須考慮「壯士斷臂」。

在此艱難時期,政府也應為業界提供協助,繼續「日夜繽紛」刺激消費之餘,「餐具走塑」、「垃圾收費」之類令食肆增添經營成本的政策,執行時務須審慎思慮。當然,不排除有些人會刻意地「帶風向」(spinning),把各行各業生意不景都歸咎於「港人北上」,例如餐飲集團CEO借此掩飾自己策略失誤、應變無方、辦事不力,但「北上消費」單一因素不應該成為「萬能key」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