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與港產文革電影《再見中國》 台灣攝影大師張照堂離世

張照堂(1943 - 2024)   (《攝影之聲》圖片)
張照堂(1943 - 2024) (《攝影之聲》圖片)

台灣攝影大師張照堂昨晚(2 日)離世,《攝影之聲》雜誌今日發表訃告,形容這位曾經來港參與電影製作及舉行攝影展的藝術家對台灣攝影及影像文化發展影響巨大。他不僅擅長視覺藝術,也能書寫。其傳世文集《文。張照堂》有這麼一句:「路的末端有光嗎?不知道,繼續找路就是了。」

《攝影之聲》今午在社交平台的帖文表示代家屬發出訃告,表示張照堂於昨夜長眠,享年 81 歲。訃告稱,張照堂的創作橫跨電影、電視、紀錄片、實驗電影與靜態攝影等視覺藝術,長年投身編輯、策展與教育,對台灣攝影暨影像文化發展的影響巨大。

曾入攝影記者 記錄民間傳統

張照堂於 1943 年生於台北板橋,初中時因為哥哥借他一台相機,開始對攝影產生興趣;高中時期參加攝影社,隨擔任指導老師的攝影家鄭桑溪拍攝,展開影像探索。1960年,張照堂就讀台大土木工程系,卻傾心文學與藝術,受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與現代主義思潮影響,開啟他概念性與實驗性的攝影創作。

張照堂作品眾多,不止於攝影集,還有文集。    (《攝影之聲》圖片)
張照堂作品眾多,不止於攝影集,還有文集。 (《攝影之聲》圖片)
《再見中國》劇照。 (香港電影資料館圖片)
《再見中國》劇照。 (香港電影資料館圖片)

​1968 年起,張照堂開始在中視擔任攝影記者,參與製作眾多膾炙人口的電視紀錄專題並尋求突破。其中包括 1970 年代在《新聞集錦》單元中,以結合鄉土民俗與西方音樂的大膽嘗試,令紀錄片耳目一新;以及於《芬芳寶島》系列,攝製《大甲媽祖回娘家》等多部生動記錄台灣民間傳統的重要影片。

兩次訪港舉行個人攝影展

張照堂也曾參與電影製作,作品包括 1973 年所攝製的《再見中國),以皆拍攝於 1984 年的《殺夫》及《唐朝綺麗男》等。根據香港電影資料館記載,《再見中國》由唐書璇執導,張照堂負責攝影,是香港​​首部描繪、審視文革的華語劇情片,藉五名知青由廣州經珠三角農村冒險偷渡來港的故事,大膽描寫內地在文革初期的不安。影片在有限的條件下拍攝,全部起用非職業演員,攝影風格與別不同,採用了歐美電影多角度的拍攝手法。

張照堂曾先後兩次來港舉行個人攝影展,包括 2018 年的《歲月之旅》展覽。他當年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說,在香港沒有拍過太多照片,覺得香港和 90 年代後台灣出現的變化很相似,「香港人也是比較冷漠、疏離,有點非我族類的感覺」。

攝影作品《新莊 1964》。 (M+ 館藏圖片)
攝影作品《新莊 1964》。 (M+ 館藏圖片)
作品《板橋 1960》   (M+ 館藏圖片)
作品《板橋 1960》 (M+ 館藏圖片)
作品《板橋 1962》。《板橋》系列令張照堂一舉成名,他在平淡無奇的地點編演各種荒誕行為,試圖以攝影作為藝術媒介,並探究表達自由,記錄同代人在台灣戒嚴時期的百無聊賴和苦悶。每張照片均以地點和日期命名,既帶有日記性質,同時連結地域。板橋位處台北市郊,是張照堂出生和成長之地,於 1960 年代經歷急速的工業化和都市化。這張照片的無頭人像是張照堂作品的標誌,以此表現虛無主義或空無所有的感覺。張照堂在自家天台上利用斜射的陽光和自己的影子,造出斷頭的意象效果。人像與白色的背景、隱現的山峰並置,看似從容自在,「凝視」一片空虛。    (文、圖:M+)
作品《板橋 1962》。《板橋》系列令張照堂一舉成名,他在平淡無奇的地點編演各種荒誕行為,試圖以攝影作為藝術媒介,並探究表達自由,記錄同代人在台灣戒嚴時期的百無聊賴和苦悶。每張照片均以地點和日期命名,既帶有日記性質,同時連結地域。板橋位處台北市郊,是張照堂出生和成長之地,於 1960 年代經歷急速的工業化和都市化。這張照片的無頭人像是張照堂作品的標誌,以此表現虛無主義或空無所有的感覺。張照堂在自家天台上利用斜射的陽光和自己的影子,造出斷頭的意象效果。人像與白色的背景、隱現的山峰並置,看似從容自在,「凝視」一片空虛。 (文、圖:M+)

他在兩年前榮獲金馬獎頒發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在電影圈的貢獻,今年也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傑出貢獻獎。但他的作品遠不止於視覺藝術。

​訃告稱,張照堂同時從事靜態攝影創作和書寫,參與編輯出版與展覽策畫,留下眾多經典作品,對攝影後進影響甚鉅。他進行調查撰述的《影像的追尋:台灣攝影家寫實風貌》,是開啟探尋二十世紀台灣攝影家早期創作歷程的重要參考資源。而他的個人文集《文。張照堂》則集結了他自 1960 年代以來涵蓋攝影、音樂、戲劇等多樣的書寫。​

訃告最後引述了張照堂文集的兩段文字作結:「那些無法化成影像的歲月,那些擦肩而過或已然忘卻的歲月點滴,因為書寫而或顯現微光⋯⋯路的末端有光嗎?不知道,繼續找路就是了。」

作品《萬華 1963》。 (M+ 館藏圖片)
作品《萬華 1963》。 (M+ 館藏圖片)
電視作品《王船祭典》由張照堂與澳洲攝影師杜可風於台南蘇厝村拍攝,記錄下當地兩年一度的祭典。作品開場拍攝了村民為祭典張羅,上妝、蒐集禮器、跳舞 ,或僅僅在等待。祭典的主角是一艘飾有微型塑像等精緻裝飾的王船。祭典進行時,參加者抬着王船繞行村子,前往雜草叢生的村郊;另一些人則提燈籠、拿掃帚和其他具象徵意義的器物。巡遊隊伍到達目的地後,村民揚起船帆,再燒船獻祭。張照堂是台灣實驗影像的先驅,《王船祭典》呈現他轉向以現實主義手法探索台灣人的身分認同。作品是他為由國民黨擁有的中國電視公司製作的節目,其傳統儀式、西方音樂與在地處境的結合,指向 1970 年代台灣多種影響因素的複雜相連。    (文、圖:M+)
電視作品《王船祭典》由張照堂與澳洲攝影師杜可風於台南蘇厝村拍攝,記錄下當地兩年一度的祭典。作品開場拍攝了村民為祭典張羅,上妝、蒐集禮器、跳舞 ,或僅僅在等待。祭典的主角是一艘飾有微型塑像等精緻裝飾的王船。祭典進行時,參加者抬着王船繞行村子,前往雜草叢生的村郊;另一些人則提燈籠、拿掃帚和其他具象徵意義的器物。巡遊隊伍到達目的地後,村民揚起船帆,再燒船獻祭。張照堂是台灣實驗影像的先驅,《王船祭典》呈現他轉向以現實主義手法探索台灣人的身分認同。作品是他為由國民黨擁有的中國電視公司製作的節目,其傳統儀式、西方音樂與在地處境的結合,指向 1970 年代台灣多種影響因素的複雜相連。 (文、圖:M+)
作品《雲林 北港 1977》。   (M+館藏圖片)
作品《雲林 北港 1977》。 (M+館藏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