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解除所有防疫措施 鍾南山:疫情反彈風險不大
【Now新聞台】本港月初解除口罩令等所有防疫措施,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認為疫情反彈的風險不大。
鍾南山:「一個是疫苗,疫苗接種的覆蓋率很高,第二個是現時Omicron傳染的致死性、致病性弱了很多,現時大多數國家包括內地雖然有死亡,但死亡的比例很低,一個嚴重的流感都有很多死亡,都要一個詳細的統計,所以需要前一階段的重點預防,香港和內地在這方面都做得不錯。」
#要聞
【Now新聞台】本港月初解除口罩令等所有防疫措施,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認為疫情反彈的風險不大。
鍾南山:「一個是疫苗,疫苗接種的覆蓋率很高,第二個是現時Omicron傳染的致死性、致病性弱了很多,現時大多數國家包括內地雖然有死亡,但死亡的比例很低,一個嚴重的流感都有很多死亡,都要一個詳細的統計,所以需要前一階段的重點預防,香港和內地在這方面都做得不錯。」
#要聞
耳念珠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表示,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在疫情期間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已遍佈美國一半以上的州,成為緊迫的公共衞生威脅! 撰文:Hedy@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資料來源:
本港經歷H5N1禽流感、沙士,以及近年的新冠疫情,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多次參與追蹤及堵截本地傳播鏈。袁國勇回顧過去多年應對傳染病大流行,指自己先後3次收到安全受威脅訊息,又相信大流行肆虐必定重臨,警告如果不做好準備,將付出巨大代價,包括喪失數以百萬計的生命,經濟亦會崩潰。
人手流失│公院醫護人手流失問題嚴重,曾一度令醫療體系不堪負荷。醫務衞生局回覆立法會議員就專科醫療服務的書面質詢,文件顯示,2022/23年度醫管局全職醫生的流失人數達484人,當中以高級醫生(副顧問醫生)流失最多,高達210人;當中尤其以「港島東放射科」最為嚴重,流失率高達109.1%,即流失人數多於平均人手數目。 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
屯門醫院表示,受中午時分暴雨影響,醫院急症室部分位置出現水浸。目前急症室服務受到影響,救護車需要將病人暫時轉往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及仁濟醫院的急症室。 發言人說,院方正進行緊急清理工作,呼籲求診市民耐心等待。
當確診癌症一刻,不少患者都會感到晴天霹靂,然後徬徨,無論在治療前、治療中還是治療後,都要面對不同困難。患者導航服務可為患者提供適時支援和幫助,惟本港最常見的癌症——肺癌,卻未納入醫管局的「癌症個案經理計劃」之中。 一名82歲男士於2021年7月恆常身體檢查時,發現癌指數癌胚抗原(CEA)上升,到9月初做正電子掃描
屯門醫院表示,受中午時分暴雨影響,醫院急症室部分位置出現水浸,急症室服務受到影響,救護車需要將病人暫時轉往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及仁濟醫院的急症室。 現場所見,渠務工人在醫院外清理渠道,亦有渠務工程車停泊在醫院外。 醫院發言人說,院方正進行緊急清理工作,呼籲求診市民耐心等待。
【on.cc東網專訊】港府早前表示,明日(24日)將《2023年進出口(修訂)條例草案》刊憲,准許以海空和陸空方式經香港聯運轉運另類吸煙產品至海外市場,條例草案下周三(29日)提交立法會審議。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則對上述行為,表示極度憂慮及反對,認為會對公眾衞生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美國半數州份爆發「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感染,多達1/3比例的患者在感染後90天內喪命。 「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不但具高度傳染性,如從身體傷口、耳朵或血液系統入侵人體;且有極高抗藥性極高。病菌主要侵襲免疫力較低、年長或長期病患人士;感染後會出現發燒、畏寒等症狀,會在短時間內擴散至血液或心臟等器官,令患者短時間內死亡。 美國CDC研究人員於本月20日發表的「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論文提到,該真菌最早在芝加哥發現,伊利諾州更是本次大傳染的重災區。目前,耳念珠菌已蔓延美國華府及30個州,驚人的傳播速度已屬迫切公衛威脅。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原文你或許有興趣【蛋白尿】小便有泡代表有腎病?了解蛋白尿的4大成因【破解流言】微波爐真的有輻射嗎?一次解開微波爐的5大疑問【#攝取蛋白質】埃及通脹致物價飆升 政府建議食雞爪補充蛋白質【專注免疫、科學為本 】助你免疫力升級!!【長壽方法】紅茶含300種有益成分 美國研究:每日2杯紅茶死亡風險降13%如欲觀看更多相關
醫管局提醒市民,公立醫院明日起全面撤銷探訪人士的新冠病毒測試要求,市民前往探病時毋須再出示任何測試證明。 發言人表示,隨著社會全面復常,考慮到感染控制安排及醫院運作情況後,決定撤銷所有測試要求,探訪人士可以直接進入病房探訪。臨床醫護人員每日進行的快速抗原測試要求亦會取消。 至於早前已放寬的探訪安排會繼續實施,所有探訪人士可按照各病房的探訪節數及時間直接探訪,毋須預約,人數不設上限,可輪流探病,每次最多可有兩名家屬同時進入病房,探訪期間亦可以為病人餵食。
【on.cc東網專訊】九龍醫院今日(24日)表示,該院有病房分別有病人確診感染耳念珠菌,經追蹤篩查再發現6名病人受感染,合共8人中招。目前其中一名病人已出院,另外7名病人仍然留醫,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九龍醫院爆發耳念珠菌個案組群,8名病人介乎75歲至97歲,其中一人已出院,其餘仍留醫,正接受隔離治療,他們情況穩定。 院方說,內科延續護理男病房及康復科女病房,本周二各有一名病人確診耳念珠菌,但沒有感染徵狀,院方追蹤發現多6名病人帶有耳念珠菌,但並無感染徵狀。 院方已呈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和衞生防護中心,並會加強徹底清潔及消毒相關病房等工作。
屯門醫院表示,早前出現水浸的地方已完成維修及清潔消毒,服務在下午4時恢復正常,救護車已恢復將病人送往屯門醫院急症室,並感謝求診市民耐心等待。 屯門醫院早前受中午時分暴雨影響,急症室部分位置出現水浸,服務受到影響。救護車一度需要將病人轉往博愛醫院、天水圍醫院及仁濟醫院的急症室。
卵巢癌的成因是卵巢和輸卵管細胞發生病變,由於此病早期缺乏明顯病徵,不少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從而影響預後。在本港,卵巢癌在女性癌症中排名第6位。超過40%患者的病況處於臨床分期的晚期(FIGO III-IV)階段,即癌症已經擴散到骨盆以外。儘管如此,仍有超過30%的患者屬於早期疾病,5年存活率接近90%。
明愛醫院有病格爆發腸病毒、鼻病毒群組,有7名女病童感染,她們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兒童發展復康部一個病格自本周二日起,先後有5名女病童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徵狀。5人年齡4至14歲,院方為病人進行測試,結果均對腸病毒/鼻病毒呈陽性反應。 院方為謹慎起見,為同病格其他病童亦進行所需測試,再發現多2名沒有出現病徵的女病童,分別12歲及13歲對病毒呈陽性反應。 明愛院已根據既定指引,嚴格執行飛沫及接觸傳播防護措施,加強手部衞生,並加強病房和儀器清潔及消毒。該病格亦已暫停探訪安排。
【on.cc東網專訊】明愛醫院爆發腸及鼻病毒群組。院方今日(24日)表示,該院兒童發展復康部的一個病格自本周二(21日)起,先後有5名年齡介乎4至14歲的女病童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徵狀,測試後證實帶有腸及鼻病毒。醫院為同其他病童進行測試後,再發現多2名無出現病徵
【本報訊】明愛醫院爆發腸及鼻病毒群組,兒童病房自周二(21日)起先後有5名女病童出現發燒或呼吸道感染徵狀,經檢測後證實為腸病毒/鼻病毒,其後在同病格中再發現多兩名沒有出現病徵的女病童同樣帶有上述病毒。7位病童現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女性最多的癌症新症個案是乳腺問題、子宮體和卵巢則位列第4和第6。由於這些都是日常難以察覺得到的,所以婦科檢查特別重要。下文同大家比較3個渠道。
【本報訊】昨日是「2023世界防癆日」,衞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在2022年7月至12月共接獲1,666宗(臨時數字)結核病呈報個案。縱使香港的結核病呈報率在過去數十年持續顯著下降,但結核病仍是全球重要的傳染病,本港每年約有4,000宗新發結核病,相關死亡人數約200人(半數屬80歲或以上),相關防控工作不能鬆懈。
【本報訊】本港再有類鼻疽個案!衞生防護中心昨日表示,過去一周(18至24日)新增一宗類鼻疽確診個案。患者為一名居於深水埗、患有糖尿病的76歲男子,其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本港今年共錄得4宗類鼻疽個案,去年則共錄得46宗相關個案,包括30宗自同年8月起錄得居於深水埗區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