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醫院96歲男病人帶有耐萬古霉素腸球菌 情況穩定
東區醫院早前有病人帶有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經接觸追蹤調查,醫院內科病房再發現一名96歲男病人帶有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現時情況穩定,正接受隔離治療。 有關病房已加強各項感染控制措施。 院方會繼續加強執行感染控制措施,密切留意有關病房的情況,已將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東區醫院早前有病人帶有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經接觸追蹤調查,醫院內科病房再發現一名96歲男病人帶有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現時情況穩定,正接受隔離治療。 有關病房已加強各項感染控制措施。 院方會繼續加強執行感染控制措施,密切留意有關病房的情況,已將個案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
伊利沙伯醫院上年10月推行心臟衰竭篩查計劃,5個月內為2000名有病徵嘅病人抽血檢驗,發現有300名心臟衰竭患者,最年輕只有28歲,比例算高。醫生呼籲要多做運動,控制體重。 伊院內科心臟科副顧問醫生方恩恆話,宜家約有2萬宗因心臟衰竭而住院個案,平均住院5至6日,內科心臟科主管李耿淵亦都話,心臟衰竭病人好大機會要再入院護理,好容易對公營醫療系統造成沉重壓力。 方恩恆話,心臟衰竭有年輕化的趨勢,呼籲市民要改善生活習慣,多做運動,控制體重,以及要及早進行檢查。
政府今天表示,因應相關委員會及專家顧問團共識建議,五類優先組別人士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由4月20日上午9時起,可透過網站預約。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如欲接種超過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需參照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安排,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於4月20日前已預約接種的人士,則不受影響。優先組別人士包括年屆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以及滿6個月而不屬於有關優先組別的人士,若他們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可繼續免費接種首三劑新冠疫苗。另外,因「疫苗到戶接種服務」的需求大幅下降,將由4月15日起停止接受新登記。當局又提醒,未登記的合資格人士如欲透過服務接種新冠疫苗,請盡快於限期前致電熱線5688 5234或透過網站安排。 (SY)#疫苗接種
政府公布,因應相關委員會及專家顧問團共識建議,五類優先組別人士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新冠疫苗加強劑,由4月20日上午9時起,可透過網站預約。至於非優先組別的市民,如欲接種超過疫苗接種計劃指明的加強劑,需參照季節性流感疫苗的安排,自費到私營市場接種,於4月20日前已預約接種的人士,則不受影響。 優先組別人士包括年屆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他們不論過往已接種多少劑疫苗,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新冠病毒超過6個月後,可於本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加強劑。至於滿6個月而不屬於有關優先組別的人士,若他們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可繼續免費接種首三劑新冠疫苗。 另外,因「疫苗到戶接種服務」的需求大幅下降,將由4月15日起停止接受新登記。當局提醒未登記的合資格人士如欲透過服務接種新冠疫苗,請盡快於限期前致電熱線5688 5234或透過網站安排。
本港約有7.2%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長遠有可能引致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等嚴重疾病。小部分幸運的帶病毒者可康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清除),惟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康復者的嚴重肝病併發症風險會隨時間下降,但肝癌的風險維持不變,研究團隊籲持續定期檢測,有助及早發現。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莫慶堯醫學教授兼腸胃
【本報訊】政府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前日開會,決定建議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長期病患者、孕婦及醫護人員等高風險人士,可在打完3針新冠疫苗後半年,再打一針作為加強劑。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昨早上表示,打加強劑的建議並非套用流感針模式,市民不用每年打新冠疫苗,有關建議只適用於2023年。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包括50歲或以上人士的5類優先組別,不論以往接種了多少劑新冠疫苗,今年內接種額外的加強劑。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強調,有關建議只適用今年,並非套用流感疫苗、每年打針的模式。他指出,新冠病毒變異得好快,疫苗追不上變異的速度,但打針可防重症及死亡。
(法新社威靈頓30日電) 紐西蘭衛生當局今天公布國內首起狂犬病死亡病例,患者在海外感染狂犬病毒,國內大眾沒有風險。衛生部表示,紐西蘭境內的動物或人類沒有出現過狂犬病感染案例,紐西蘭仍是狂犬病非疫國。
因應專家建議,政府宣布今年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安排如下: (一)屬於以下優先組別的市民,不論過往已接種多少劑疫苗,於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以較後者為準)超過六個月後,可在今年內免費接種額外的加強劑: 年屆50歲或以上的人士(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六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 (二)年滿六個月而不屬於上述優先組別的人士,若他們從未感染新冠病毒,可繼續免費接種首三劑新冠疫苗。其中,政府呼籲所有市民即使並非優先組別,特別是六個月大或以上嬰幼兒,如仍未完成接種首三劑疫苗,應盡快安排接種以保護自己。 政府表示,正更新電腦系統,以便由4月20日起支援上述額外加強劑的接種服務。需要額外加強劑的合資格人士,可由4月20日上午九時起,透過網站(booking.covidvaccine.gov.hk)預約。五至11歲的合資格兒童(註)由即日開始亦可到兒童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場接種第三劑疫苗。其他尚未完成接種首三劑疫苗的人士,可隨時網上預約接種,50歲或以上的人士和18歲以下的兒童亦可到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即場接種。 由4月20日起,市民如欲接種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五類優先組別人士,即是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孕婦及醫護人員,可以接種一劑新冠疫苗加強劑。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強調,今次建議並非套用流感疫苗定期接種的模式,而是只適用於2023年,亦不計算以往的「針數」,只要與上一次接種或感染相隔最少六個月就可以接種加強劑。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說,隨著新冠疫情持續平穩,世衞最近更新疫苗接種建議,本港的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將會進入新階段,明日起會將推展兩年多的接種計劃交予醫務衞生局和衞生署。 楊何蓓茵在社交網站表示,以「無言感激」四字最能代表當下的心情,局方會確保接種計劃達致安全、有序、無縫的交接,令新冠疫苗接種服務繼續無間斷推展。 她說,新冠病毒在2019年襲港,公務員事務局臨危受命,肩負統籌及推展全港市民的疫苗接種計劃。至今595萬人已接種了3劑疫苗,疫苗接種總劑次超過2074萬,形容是全城上下一心的共同成果,成功築起穩固的防疫屏障,為本港復常鋪設一條康莊大道。 楊何蓓茵說,回望過去,新冠疫苗接種之路「針針皆辛苦」,市民都是疫苗接種計劃的參與者、促成者及見證者,值得引以為傲,她衷心希望,本港大步踏上復常之路,市民身體健康。
【本報訊】再有診所「擺烏龍」,為市民打錯過期新冠疫苗!衞生署昨日稱,14名市民在九龍灣卓健醫療中心接種過期一至8天的復必泰二價疫苗,當局已向疫苗製造商,即復星醫藥了解疫苗的安全、效能及質素資料。專家建議受影響人士毋須重新接種疫苗,衞生署亦要求涉事醫務中心聯絡相關市民解釋事件,及跟進其健康狀況。
海關在尖沙咀一間兒童產品店舖,購入一款嬰兒床作安全測試。發現該款嬰兒床的拉鏈,有容易脫落的細小組件,如兒童吞下會有窒息風險。另外,拉鏈的物料亦釋出過量有機錫,長期攝取或會危害兒童健康。 海關已從涉案的零售商,檢獲兩張懷疑不安全嬰兒床,並同時發出禁制通知書,禁止商戶繼續出售,並呼籲家長停用。 海關提醒市民,購買及使用嬰兒床時,應檢查嬰兒床的結構,例如是否容易破碎、有否隱蔽而鋒利的尖角、表面是否粗糙、邊緣是否銳利、縫隙是否有夾傷手指的可能性等。如發現嬰兒床有破損或不穩固的情況,應立即停止使用。
【Now新聞台】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高風險群組在確診或接種上一針的六個月後,今年再補打一針加強劑。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強調不是套用流感模式,指引只適用於今年。 劉宇隆:「我們現在不是套用流感模式,說每年都要打。流感和新冠是兩種病毒,新冠剛剛開始兩三年,季節性都未摸清楚,另外,變異速度很快,追抗體不是太有效,世衛也說得到的好處是微乎其微,我們應該將心思放在感染後沒有重症及死亡。」#要聞
【Now新聞台】3月30日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速報:最新:(1415)聯合科學委員會建議高風險群組在確診或接種上一針的六個月後,今年再補打一針加強劑。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強調不是套用流感模式,指引只適用於今年。馬英九讚揚武漢妥善控制新冠疫情,令它不會大幅擴散,對此感到非常敬佩。 【資訊多面體】全面通關【懶人包】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 過關須持「黑碼」【懶人包】政府撤銷隔離令 普通科門診特別安排支援新冠確診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社區檢測中心預約系統各區社區檢測中心及社區檢測站資料有用連結:【患者須知與快速檢測】消委會快速抗原測試(RAT)包認可名單搜尋器檢測呈陽性市民的健康措施建議快速測試呈陽性應如何處理【家長留意】照顧確診新冠病毒兒童及青少年注意事項已在醫健通登記並取得新冠口服藥物作治療的私家醫生名單 【疫苗接種】預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針預約私家醫生打針非本地疫苗接種紀錄網上申報平台公立醫院有關接種新冠疫苗後出現不良事件數據【專家建議】哪些人應再打新冠疫苗加強劑? 【病毒檢測】預約社區檢測中心 社區檢測中心預約情況政府認可檢測機構名單 #要聞
九龍中醫院聯網發言人表示,經接觸追蹤調查,香港佛教醫院內科及老人科病房再發現一名69歲男病人帶有耳念珠菌,無感染徵狀,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另外,黃大仙醫院胸肺科病房一名58歲男病人亦帶有耳念珠菌,無感染徵狀,他早前因自身疾病離世。醫院會根據既定指引,繼續加強執行各項感染控制措施,防止耳念珠菌散播。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昨日建議,5類優先群組距離上次感染新冠病毒或接種新冠疫苗後至少半年後,不論以往打了多少劑疫苗,今年再接種額外加強劑。5類人士包括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的長者、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的成年人、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的人士、孕婦及醫護人員。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強調,並非套用流感針模式建議市民每年打新冠疫苗,有關建議只適用於2023年。他指出,專家仍未摸清楚新冠病毒的季節性,新冠病毒變種很快,例如現時本港感染BA.2變種病毒回升,BA.5比例跌至一成以下,疫苗怎樣也追不上病毒變種速度。 劉宇隆在本台節目《千禧年代》又說,本港專家的建議,不會與世衛建議百分百相同,世衛也建議要結合本地情況,本港專家參考了很多數據及其他地區資訊,而有關建議是聯合科學委員會一致共識。
本港每年約有2萬名病人因心臟衰竭住院,但發病初期或情況輕微者並不會有明顯病徵。伊利沙伯醫院為「早發現、早治療」病患,去年開始主動為有氣喘和高危因素的內科住院病人,多行一步抽血檢驗,倘發現有關指數顯示有潛在心臟衰竭風險,便會介入治療和跟進。有受惠病人慶幸可預先得知患病,治療後心臟功能已有改善。 今年51歲的周女士,
【本報訊】公營醫療系統又再發生物件鬆脫墜落事故。衞生署昨日公布,前日粉嶺學童牙科診所一間X光室內的一塊鉛板門脫落,事件中一名職員的胸背輕微受傷,於北區醫院接受診治,毋須入院。該署稱十分關注事件,並正積極與建築署跟進情況。
醫務衞生局公布,下月17日起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醫療券支付港大深圳醫院華為社康中心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包括預防護理、治療和復康服務。 華為社康中心是港大深圳醫院的外設醫療機構,醫衞局表示,新安排將有助於深圳居住的香港長者,更便利地使用當地的門診服務。
擔心要永無止境地定期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的人,暫可鬆一口氣。世衛(圖)周二更新疫苗施打建議,指健康兒童和青少年可以不用打針,60歲以下健康成人打過一針加強劑後,不用加針。但世衛仍建議長者和有健康風險的高危組別,在施打上一劑疫苗後6至12個月內,再接種加強劑。本港衛生防護中心轄下聯合科學委員會昨討論接種策略後,亦建議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