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雄稱三隧分流成效有目共睹 紅隧及東隧流量減8%至10%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三條過海隧道分流措施實施之後,紅隧及東隧整體流量減少8%至10%,西隧增加16%,流量變得平均。另外,實施分時段收費後,繁忙時段三隧總流量減少1%至4%,而繁忙時段前後半小時就增加3%至6%,形容成效有目共睹。 林世雄出席本台節目《星期六問責》時說,三隧分流後,現時紅隧車龍長度減少1公里,東隧的車龍就減少半公里。被問到西隧塞車情況惡化,林世雄認為,交通流量應要看整體交通需要,重申在繁忙時段,三隧的運力是可承載量的120%,現時措施已達致預期效果。 被問到未來的人口分布會否對西隧造成更大壓力,林世雄表示,當局計劃未來在港島西面建設繞道經交椅洲到大嶼山北部,以至新界西北地區,並已納入未來基建藍圖當中。 對於港珠澳大橋出現擠塞情況,林世雄說關注情況,局方與珠海口岸曾作討論,珠海方面都有優化措施提升處理通關能力,局方亦有提出包括過關預約制度等方法,雙方未來會再討論有無其他處理途徑。 林世雄又提到,政府就公共小巴客車行業輸入勞工計劃,已批出900多個名額,有600多人已經到港,當中400多名司機正在工作。物流方面,林世雄承認近年本港港口吞吐量下跌,當中包括受其他地方的經濟及生產鏈等影響,期望通過綠色港口及智慧港口兩個方向增加競爭力,亦期望與內地城巿合作,讓貨物通過本港運到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