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清】經常會失神、健忘又倦怠?了解偶發性認知障礙:腦霧

相信大家都試過感覺腦袋昏昏沉沉,好像要做些什麼但轉身就忘記了,說話又缺少邏輯思考能力,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要失智,其實以上都是「腦霧」的症狀。到底「腦霧」是什麼?我們又怎樣驅散這股濃霧?

什麼是「腦霧」?

雖然腦霧(Brain fog)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偶發的認知功能障礙,其成因是壓力、睡眠和飲食不規律、缺乏運動和荷爾蒙改善。

正如字面所說,患者的感覺就如正走在山林散步,呼吸著新鮮空氣,但山林漸漸起霧、遮住了陽光,開始分不清楚東西南北,感覺一片混沌。不過當陽光再次普照,這片霧氣將會散去,腦霧的狀態可以獲得改善。

不過腦霧可能是大腦相關疾病的前兆,例如失智症(Dementia)、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自閉症(Autism)。

目前更有來自義大利與蘇格蘭的兩份研究顯示,新冠病毒疫情會讓腦霧情況雪上加霜,且報告發現腦霧的情況跟封鎖相關,也就是封閉(封鎖、隔離)的生活更容易讓人腦霧,但解封之後,較常外出的人比起繼續隔離的人可更快改善腦霧狀況。

腦霧的症狀是什麼?

失神 :專注力散渙,平時熟練的事都需要花更多時間去完成,常常忽略事情的細節;

健忘:記憶力下降,短期記憶喪失,常忘記或很難想起重要的事;

遲鈍:思考理解力退化,無法精準表達想法,也難以理解基本概念,思緒緩慢,做決定時會覺得困難;

倦怠:身心昏沉疲勞,感覺怎都睡不飽,對日常生活總是興致缺缺,而且身體也會不舒服,如:頭痛、頭暈、視力模糊、耳鳴、腦鳴、頭脹,或頭重腳輕。

如何驅散腦霧?

一、改變飲食

其實腸道不健康會引起腦霧,過往就有非常多研究證實,糖份和加工食品會滋養腸道的壞菌,雖不會導致身體發炎,也仍會影響腦部健康。尤其甜品與高碳食物會讓身體和心理暫時「當機」。

大家也不必強逼自己完全戒絕甜點,專家建議日常飲食可多吃抗炎食品。記得每天要攝取多種蔬果,並補充益生菌,就可以壯大腸道裡的好菌。另外多加補充Omega-3也可改善腦霧情況。

二、減輕壓力

專家建議每個工作時段不要超過90分鐘,時間到了就該起身走動,倒杯水,聊聊天都可以增強腦力,以免腦力超過負荷,要適時釋放壓力。

同時我們要正視生活中的壓力來源,培養可以紓緩壓力的活動,或是和家人、朋友訴苦。而且研究告訴我們,離群索居的人罹患失智、高血壓、心臟病和憂鬱症的風險,確實都比一般人來的高。

三、改善睡眠

充足的睡眠與深層睡眠能夠協助大腦自我修復,鞏固記憶。大腦在睡眠時會有腦脊液沖洗大腦,清潔並帶走腦袋上的有毒蛋白質,而那些毒性蛋白質與大腦病變、失智、老化癡呆有關。若我們沒辦法好好睡覺,讓身體好好在睡眠期間修復大腦,腦袋就會昏昏沉沉,這就是為什麼睡眠對大腦是這麼的重要。

四、規律運動

維持運動和戶外活動的習慣,不但強化腦部、血管、肌肉骨骼的機能,更能使得情緒較容易保持愉悅平穩。好消息是,如果想清除腦霧,大家也不一定要從事激烈運動,達到大汗淋漓,就算只是每天散步個幾分鐘,也可以重新啟動腦袋。

五、聆聽音樂

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神經病系助理教授Borna Bonakdarpour表示:「音樂跟記憶力息息相關,熟悉旋律有助回想,可以輕叩注意力,刺激腦力。更可貴的是,音樂可以帶來一種陪伴感,讓人覺得自己不孤單,因此在封閉孤單的時候,音樂讓人彷彿參與了社交活動」。

資料來源:MedicalNewsTodayPrevention
製圖/文字:Health Concept

原文

你或許有興趣
【臥不安枕】夜尿是一種疾病嗎?了解夜尿的4大成因
【全民運動】中國發展「智慧跑道」 人臉識別偵測跑步者數據
【疫苗接種】新加坡總理夫人:不譴責未接種疫苗人士 或視他們為白痴
【疫苗創新】美國科學家研「微針疫苗貼紙」 利用3D打印技術
【跌倒意外】日本埼玉縣立法通過 禁止扶手電梯上行走

如欲觀看更多相關文章,請瀏覽 Health 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