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市早段下跌
<匯港通訊> 歐洲股市早段下跌。英國富時100指數報7,756.29點,跌14.70點(0.19%);德國DAX指數報16,189.41點,跌34.58點(0.21%);法國CAC 40指數報7,448.84點,跌29.32點(0.39%)。 (ST)
<匯港通訊> 歐洲股市早段下跌。英國富時100指數報7,756.29點,跌14.70點(0.19%);德國DAX指數報16,189.41點,跌34.58點(0.21%);法國CAC 40指數報7,448.84點,跌29.32點(0.39%)。 (ST)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居家辦公,從紐約到雪梨許多城市的商業地產都面臨困境,但香港面對的一系列挑戰有獨特之處,可能導致曾令全球投資者和本地富豪垂涎的房地產市場陷入長期下滑。
摩根大通 (JP Morgan)(小摩) 策略師表示,全球經濟正在浮現「去美元化」(de-dollarisation) 的跡象,但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元應可繼續維持主導地位,且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依然有限。
疫下港人網上消費增多,與信用卡相關騙案亦井噴式飆升。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統計,去年有關信用卡未經授權交易的投訴按年升18.8%至391宗,今年首5個月已達382宗,接近去年全年數字。事實上,金管局早於去年下半年開始研究有關加強消費者保障,當中包括7項主要措施,料於數月內全數落實;其中在綁定手機支付工具(例如:Apple Pay、Samsung Pay)時需進行雙重認證已於本月實施,若銀行無法提供雙重認證,則要暫停綁定服務。
摩笛近5個月後再奏港股樂章,惟今次吹出淡風!摩根士丹利今年1月曾上調恒生指數目標價,昨轉軚將目標價下調,最新基本情境看21,500點,大降逾12%,最熊更看14,300點,即潛在跌幅最多25%。 大摩報告指,內地的復甦速度令市場失望,加上中美關係緊張令風險溢價上升,令股市估值從高位回落,不過該行預計內地經濟復甦只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今日(5日)跌435點,收報7.1185兌一美元。截至下午4時32分,人民幣夜盤漲跌358點。離岸人民幣則挫221點,報7.1317兌一美元,較在岸價低水132點。(mn/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根據香港銀行公會公布的最新香港銀行同業拆息 (HIBOR),隔夜拆息報1.95012厘,連跌5天,創1個月新低。與按揭利率相關的一個月拆息報4.30542厘。 港元銀行同業拆息 時期│最新息率│變動(與上個交易日比較) 隔夜│1.95012厘│跌9.309個基點 一星期│3.43119厘│跌56.667個基點 一個月│4.30542厘│跌21.47個基點 三個月│4.65411厘│跌9.631個基點 六個月│4.74643厘│跌3.5個基點 十二個月│4.84964厘│跌5.774個基點 資料截至:2023-06-05 11:15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據《證券日報》報道,內地多家中小銀行近日密集公布調降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款品種利率,是自5月15日以來,商業銀行通知存款與協定存款自律上限下調後,中小銀行開啟的新一輪存款「降息潮」。 此輪存款利率下調主要集中在一年至五年期定期存款,下調幅度集中在5個基點至30個基點之間,部分定期存款品種最高下調30個基點。 報道引述業內人士認為,此輪中小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將利於緩解中小銀行負債壓力,提升淨息差,對中小銀行後續攬儲壓力或有所提升。(ta/w) ~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中港股市今年來表現平平,明顯跑輸歐美日等外圍股市。加拿大皇家銀行(RBC)財富管理高級投資策略師段乃榕預計,短期內市場仍會以波動為主,皆因市場擔心地緣政治風險,並對中國經濟復甦的信心不足。觀乎近期急劇的板塊輪動,反映市場仍缺乏長線資金部署,就算是受國策加持的「中特估」也是以短線資金炒作為主。中長線而言,她認為需要有更多經濟復甦的迹象、企業盈利及價值提升,才能夠帶來「可持續的估值重估」。
在港股市場中有一批人專門以「息」為目標,不少人都期望可以透過買收息股去獲取穩定的利息作回報,讓自己的資產可以穩定地升值同時又不需要承受太大風險。故此不少人會選擇買藍籌股,如銀行板塊、公用板塊等。但買股收息的得與失卻不能忽視。
強力升息近尾聲,通膨受控制進入衰退? 時序進入 2023Q2,全球證券市場連續走了大半年的反彈,在基本面尚未轉好的狀況下又充滿了信心,接下來面對的經濟衰退帶來不確定性,股市的交易難度大增。反觀商品市場 2023 年的波動起伏就不如去年那麼精采,大部分的原物料價格也獲得了市場
港股上周五來了一次大反彈,如要搵炒作主題,人民幣櫃會是其中一個具潛力選擇。港交所(0388.HK)宣布6月19日正式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檯模式」,據報道已有逾23家上市公司申請增設人民幣櫃檯,當中包括多隻藍籌股,這三隻股值得留意。
《彭博》在5月9日至15日向53名經濟學家、貨幣經理人和金融機構策略師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的債務問題被視為亞洲今年最大的金融風險;至於第2至第5位風險排名依次為住房抵押擔保證券(MBS)、前沿市場主權債務、南韓房地產市場融資壓力,以及日本銀行業風險。 中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又稱城投平台)為中國公共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市場提供資金的主要方式。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指出,截至去年底,內地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總額為逾6.5萬億美元(約46萬億元人民幣)。其中,2023年到期的在岸債券約4.3萬億元人民幣。投行高盛估計,包括政府官方借貸以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政策性銀行持有的債務在內,總額約為23萬億美元。 中國地方政府年度預算報告顯示,中國31個省市區上年單在疫情防控方面便花費逾3520億元人民幣,加上為刺激經濟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地方財政收入大大減少。由於地方政府支出大增、收入驟減,只能不斷舉債來填補缺口。 另一方面,LGFV薄弱的披露要求導致隱藏債務風險上升,令投資者擔憂。據報,昆明一家和地方政府關係密切的LGFV「昆明土投」,在其短融券到期的最後一刻才成功
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今日公布自2020年以來第三份的「香港退休開支指數」。退休人士每月真實退休開支較去年僅微升300港元至13800港元,指數升幅為1.4。受外圍經濟環境影響,只有28%受訪者能維持退休收入替代率,是三年調查以來受訪者對其財務穩健程度最悲觀的一年;有意移居海外的受訪者亦明顯增加。此外,調查發現,港人預早作遺產安排的意識薄弱,僅兩成受訪者已設立「平安三寶」:「預設醫療指示」、「持久授權書」及「遺囑」,73%有採納專業財務意見的受訪者,較整體人士更滿意退休生活,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更有信心。(SY)
很多人都是透過保險代理買保險,無論你買的是人壽保險、危疾保險,還是醫療保險,如果負責保單的代理在保單有效期內離開保險公司,所有經他跟進而又仍生效的保單就會淪為所謂的「孤兒單」。
上周提及,中國官方採購經理指數(PMI)的好壞是大市短期走勢的關鍵,結果製造業PMI數據差於市場預期,形成了近期一波大跌,恒生指數曾低見18,000點附近。意料不到的是,財新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卻好於預期,成為了上周五及昨日的升市功臣,似乎恒指跟內地經濟數據息息相關。
摩根士丹利發表中國市場半年度報告指,指今年首五個月中國股市出現大幅波動。MSCI 中國指數自去年底至今年1月27日期間累升17%後,其後至今累積調整22%。市場原本預期中國宏觀經濟強勁復甦,惟對結果令市場感失望,尤其是內地4月和5月的數據更為疲弱。該行亦指,中美關係緊張局勢亦導致了中國市場股票的風險溢價上升。
港元拆息全線下跌,是5月24日以來再次全跌。 1個月拆息跌至約4.305厘,比上星期五跌逾21點子。 隔夜拆息回落至2厘以下,報1.95厘,下跌超過9點子,連跌5個交易日。 1星期及兩星期拆息跌幅較大,單日跌幅分別近57點子及約49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