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初創研發智能水耕種植機 減碳慳水加快收成 冀增本地新鮮農產品供應

「水耕細作」於2018年成立,公司原以水耕栽種不同食材予高級餐廳,後來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始於2019年研發水耕種植機。(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水耕細作」於2018年成立,公司原以水耕栽種不同食材予高級餐廳,後來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始於2019年研發水耕種植機。(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Yahoo 新聞報道】港府將研究於新發展區建設多層式樓房作高科技水耕農場,水耕種植漸成氣候。本港初創企業「水耕細作」突破傳統水耕種植場地限制,研發垂直耕種的種植機,比傳統農業「慳水慳地」。系統透過物聯網和大數據,為超過 50 款植物提供最有利的生長環境,包括本港傳統農業難以栽種的香草,成功節省三分一種植時間,讓更多港人有機會嘗到本地新鮮農產品,售價較外國進口貨便宜約三成。

文字記者:盧珮瑤

攝影記者:HLKP

香港蔬菜自給率僅1.6%

根據漁護署資料,2020年本地農產品只佔全港所需蔬菜的1.6%,其餘逾九成均依賴外來供應,包括內地。此項數據激發「水耕細作」營運及項目總監聶俊(Calvin)與其團隊嘗試改變現狀,「發現喺香港要畀咁貴價錢買外面運過嚟嘅菜,仲要係冰鮮、雪藏咗好耐」。他指,香港地少人多,加上亞熱帶地區氣候令香港無法栽種部份植物,包括港人熱愛的香草只能靠紐西蘭、荷蘭、法國等地進口,色香味大為遜色,「坐飛機都10幾個鐘,仲未計存倉入倉時間,即係今日喺超市買嘅香草,可能係人哋半個月甚至三、四個星期收割落嚟嘅產品」。

水耕種植是指植物不需土壤培植和陽光照射,以礦物質營養液在水中栽種植物的技術。「水耕細作」於2018年成立,最初以水耕種植不同食材予高級餐廳,但隨後受社會運動及疫情影響,高消費場所生意大受打擊;Calvin與團隊決定轉型,研發Smart Mobile Farm「全環控智能移動水耕種植機」,讓客戶隨時可種植所需植物,成為亞洲首間發展去中心化水耕種植的農業物業科技公司。

Smart Mobile Farm以垂直耕種形式栽種,Calvin認為垂直耕種是未來大趨勢。(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Smart Mobile Farm以垂直耕種形式栽種,Calvin認為垂直耕種是未來大趨勢。(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全年有收成 產約 3,500 棵農作物

種植機每台小於兩平方米,約是兩個家用雪櫃的大小。系統以全環境調控操作,透過物聯網自動控制光度、風力、酸鹼度和營養值,配合雲端大數據改善植物生長環境。

Calvin續指,現時種植機可種植約50種植物,「每個窿同一時間種唔同嘢都得」,包括茄科蔬菜、萵苣、菠菜、香料等。由於不受自然氣候影響,種植機全年都有收成,可年產約3,500棵農作物,「傳統農業遇著季節啱都要種4個月,我哋就兩至三個月,已經慳咗三分一時間」。不過,由於空間有限,根莖類植物不適合水耕種植,「唔可以整個粟米、薯仔出嚟,但香草size(尺寸)嘅嘢全部都得」。

農田灑水後會被陽光蒸發水份,故傳統農業耗水量大,Calvin指出,種植機的水則可過濾後循環使用,「因為水都係資源嚟,環控系統會將佢蒸發嘅數量減到最少,比傳統農業慳咗九成嘅水」。種植機多適用於原由外國進口的蔬菜品種,因此亦減少碳排放,「每部機相對外國運菜過嚟,一年碳排放減咗一噸左右」。至於蟲害,Calvin堅持不會使用殺蟲劑,反而從溫度與水質監控著手,「害蟲低過21、22ºC個繁殖率好低,生命可能得七至十日,如果壓得到佢個繁殖率其實就已經贏咗」。

由於Smart Mobile Farm以物聯網及大數據控制不同植物的生長環境,因此全年均有收成,可年產約3,500棵植物。(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由於Smart Mobile Farm以物聯網及大數據控制不同植物的生長環境,因此全年均有收成,可年產約3,500棵植物。(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現時「水耕細作」的Smart Mobile Farm可種植約50款植物,包括傳統農業難以栽種的香草,但根莖類的植物則不適用於水耕種植。
現時「水耕細作」的Smart Mobile Farm可種植約50款植物,包括傳統農業難以栽種的香草,但根莖類的植物則不適用於水耕種植。

去中心化用盡香港土地

Calvin續指,現時市民需以高價購買外國入口蔬菜,但部份已新鮮度不足,如菠菜在24小時流失大部份營養;水耕種植機則沒有水土流失問題,故蔬菜養分保存得更佳。水耕細作的種植機正為不同高級餐廳提供服務,如於數碼港艾美酒店設立其水耕種植系統,「廚師團隊會每日去收割,提供返畀佢哋自己餐廳用」。大眾亦可於Citysuper購買「水耕細作」的不同食材,價錢比外國進口貨便宜約三成,「有啲客可以一棵香草用到半個月」。

現時不同餐廳均有水耕細作的Smart Mobile Farm系統,市民亦可於Citysuper購買所需的食材,價錢比外地進口貨品便宜約三成。(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現時不同餐廳均有水耕細作的Smart Mobile Farm系統,市民亦可於Citysuper購買所需的食材,價錢比外地進口貨品便宜約三成。(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水耕細作」於數碼港經營餐廳Interval | Farmacy,使用Smart Mobile Farm所種植的食材烹調。(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水耕細作」於數碼港經營餐廳Interval | Farmacy,使用Smart Mobile Farm所種植的食材烹調。(水耕細作提供圖片)

傳統水耕種植場大多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工場中央化學處理後,再包裝、運輸出售,水耕細作一反常態去中心化,讓大眾自行種植。Calvin認為念頭源於香港土地有限,「香港有好多地方仲未utilized(使用),例如天橋底、大西北棄置嘅地方,但前提係嗰度要種到嘢先」。種植機的概念與天台種植相約,冀活化香港每一個角落,「反正你都吉咗塊地喺度,不如用盡啲地做啲產能出嚟」。

水耕細作屬數碼港初創社群之一,憑上述種植機系統獲得港府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的「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以及「資訊科技初創企業(社會貢獻)金獎」。智能移動水耕種植機已產至第五代,公司將拓展海外市場,如泰國有超市將以種植機取代蔬菜架,供應更新鮮農作物。Calvin亦正研發第六代種植機,望進一步節能和加入可再生能源,產品亦會結合環保物料。

「水耕細作」早前獲港府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以及「資訊科技初創企業(社會貢獻)金獎」。左二為「水耕細作」營運及項目總監聶俊(Calvin)。
「水耕細作」早前獲港府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以及「資訊科技初創企業(社會貢獻)金獎」。左二為「水耕細作」營運及項目總監聶俊(Calvin)。
Calvin稱會繼續研發種植機,並加入可再生能源和更多環保物料。
Calvin稱會繼續研發種植機,並加入可再生能源和更多環保物料。
「水耕細作」屬數碼港初創企業之一。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表示,數碼港初創企業逾1,800間,今年於比賽中勇奪31項獎項,比以往增加一倍,反映不少公司實力雄厚。
「水耕細作」屬數碼港初創企業之一。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表示,數碼港初創企業逾1,800間,今年於比賽中勇奪31項獎項,比以往增加一倍,反映不少公司實力雄厚。

更多綠色新聞🌍資訊,即睇「Yahoo可持續發展」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