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醫院放射診斷服務 首階段料每年惠及7000人

醫管局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
醫管局在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推出「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

【本報訊】河套區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由去年4月落成後一直處備用狀態,相隔一年後,醫院管理局於該院展開「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為正輪候且屬非緊急的非住院病人,提供電腦掃描和磁力共振造影檢查,首階段將讓新界東聯網醫院率先參與。

「日間放射診斷服務先導計劃」屬自願性質參與,服務對象為12至80歲的非緊急、情況穩定及行動自如的非住院病人,包括輪候超過8個月的第二優先類別個案、輪候超過18個月的例行個案,以及正等候排期的非緊急個案。醫管局指應急醫院位置偏遠,病人亦要離開原本就診的醫院,故初步曾在每個聯網接觸約數千病人中當中,只有約20%表示願意參與計劃。

醫管局放射科統籌委員會主席李醒芬形容,一般難以動用上千萬元資源進行先導計劃,而局方接收應急醫院時,院內已有3部電腦掃描器,當中一部更是具有320排,可縮短掃描時間並提升精準度,讓病人受惠。現階段只會使用較高規格的320排,為病人提供腦部、鼻竇、眼眶、腹部和盆腔、胸腔等造影檢查,有關造影並不需要打顯影藥,以增加過程的安全性。

相關造影掃描影像及數據會儲存於醫管局影像儲存及傳輸系統內,供醫護人員閱覽及撰寫檢查報告作日後跟進及診療。人手方面,新界東醫院聯網放射診斷部團隊為先導計劃骨幹成員,並由其他醫院聯網支援。

免費專車往返上水港鐵站

新界東醫院聯網臨床服務統籌冼藝泉則稱,醫管局希望利用相關資源紓緩公立醫院壓力,縮短病人輪候接受放射科檢查時間。計劃首階段每日預計可提供19個電腦掃描及9個磁力共振造影檢查,全年約有7,000人次受惠,並由7月開始擴展至新界西醫院聯網,一年後作中期檢討,了解服務成效。當局考慮到應急醫院位置偏遠,將提供每日8班免費專車,接載病人往返上水港鐵站。

李醒芬(左二)認為先導計劃縮短了病人輪候診斷的時間。
李醒芬(左二)認為先導計劃縮短了病人輪候診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