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 40 歲海豚月初離世 保育組織發文揭可憐身世

40 歲 Molly 月初在海洋公園離世,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透露,Molly 三歲被野生捕捉販賣來港。
40 歲 Molly 月初在海洋公園離世,香港海豚保育學會透露,Molly 三歲被野生捕捉販賣來港。

海洋公園月初公佈,園內 40 歲海豚 Molly 離世。香港海豚保育學會今日(19 日)發文披露,Molly 是在三歲時被野外捕捉的印度太平洋樽鼻海豚,年幼便與家人分離,被拐賣至海洋公園。三十多年來,Molly 多次被安排人工繁殖,其中一條由他所出的海豚 BB Nona,估計在出生五年內已死亡,另一條後代也曾難產。學會呼籲海洋公園停止繁殖海豚作娛樂展示用途,並建議公眾勿再購票入場支持海洋公園。

學會在社交平台發文,詳述 Molly 身世及其後化遭遇。學會指出,Molly 是一條在大海出生的海豚,1987 年三歲的 Molly 在印尼野外被捕獲,與家人被迫分離,並販賣至海洋公園。Molly 於園內被安排成為動物大使並一直被迫參與海豚表演,而表演的訓練動作基乎都是一些違反自然的行為。

野生樽鼻海豚應可活至五、六十歲

Molly 本月 4 日離世,享年 40 歲。學會指出,野生的瓶鼻海豚可以活超過 50 歲,而雌性瓶鼻海豚更可活至 60 歲以上。但生活於圈養環境下的鯨豚因淪為表演展出工具、空間狹小沉悶、與家人分開而長期承受巨大的壓力,容易出現精神問題,例如做出「刻板行為」甚至自殘,致命的死因多涉及壓力症狀,如肺炎、敗血症等,較野外的族群短命。而 Molly 在海洋公園活到 40 歲,或許屬於高齡,但並非一條長壽快樂的海豚。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在 Facebook 發文,揭露圈養海豚種種問題。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在 Facebook 發文,揭露圈養海豚種種問題。

學會披露,Molly 多次被安排進行人工繁殖,曾至少與園內兩條雌性海豚 Jessie 和 Angel 繁殖 ,三條海豚在圈養環境下出生,分別名叫 Toto 、 Maya 和 Nona。其中 Nona 在 2005 年出生後,公園便沒有再公布其消息,由於 2010 年公園已沒有她的記錄,因此學會推測, Nona 出世五年內已經死亡。

Molly 後代兩次受孕均夭折

至於 Molly 另一後代 Maya,學會稱,作為在圈養環境內出生的海豚,在公園內被迫進行人工繁殖,曾經有兩次受孕記錄。其中一次在 2015 年 4 月,Maya 的第一胎出生前已沒有生命跡象,胎死腹中 。第二次是 2016 年 6 月,第二胎小海豚出生後僅存活了幾分鐘便死亡 ,惟園方公布海豚後者死訊時,並沒有透露此為第二代圈養出生的海豚。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呼籲海洋公園停止人工繁殖海豚作娛樂展示用途。   (海洋公園短片撮圖)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呼籲海洋公園停止人工繁殖海豚作娛樂展示用途。 (海洋公園短片撮圖)

學會指出,被圈養的鯨豚除了容易出現精神問題外,亦比野外的族群較容易出現身體問題,例如皮膚病及白內障等。生於圈養環境的海豚更會出現身體機能發展不完全的問題,加上圈養環境令海豚喪失育兒天性,圈養繁殖下出生的幼豚因此容易夭折,更加短命。

據學會稱,現時海洋公園尚有五條從野外捕捉的海豚、12 條於園內圈養繁殖出生的海豚、和兩條在其他水族館出生的,總共 19 條瓶鼻海豚仍然被圈養。學會指出,不少水族館已為提升動物福利,為圈養海豚尋覓合適的海濱庇護所作退休用。學會呼籲海洋公園就此展開研究和行動,承諾不再繁殖園內海豚作娛樂展示用途。為推動海豚的動物福利的改進,學會亦建議公眾和遊客選擇參觀沒有圈養海豚的教育或遊樂設施,不要購票支持海洋公園。

《Yahoo 新聞》已向海洋公園查詢,正候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