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處新一代滅火輪 專門處理核生化事故助撤離

【Now新聞台】消防處引進新一代滅火輪,一旦發生核事故,可協助撤離及處理受污染人士,在疫情期間亦有協助運送確診的離島居民。

這一艘新一代七號滅火輪看似與普通救援船差不多,事實上「內有乾坤」。

它的造價達8700萬元,是全球第一艘獲船級社認證的民用核生化防衛船,採用雙體船式設計,整個船身皆以鋁合金建造,比其他滅火輪更輕,時速達35海里,配備3D高解析度聲納系統及視覺增強系統,增加搜索能力及夜航能見度。

除了基本的功能優越,船艙內有針對化學、生物、輻射及核能物質的空氣過濾裝置及檢測系統,船外設有保護船體的水簾裝置。

海務及潛水區指揮官霍兆邦:「有核動力的船隻訪港,萬一發生核子事故,船上都足夠有能力可以撤離船上的官員;第二,若大亞灣核電廠萬一發生事故,七號滅火輪亦會肩負起東北部水域的滅火救援任務,亦負責撤離東平洲島上人員的任務。」

如果有市民受到生物、化學、輻射或核能污染,上船時會獲發一個「洗消包」,內有替換衣物、拖鞋、肥皂等,讓市民清潔及消毒自己。

由於船艙設計特別,滅火輪亦在疫情間接載有醫療需要的離島確診者。

海務及潛水區助理消防區長陳如海:「有不同的夾艙,有一些夾艙若獨立了它,便不會影響到我們的船員,所以『七號滅火輪』是適合用於接載確診的病人。在去年的時候,一直其實差不多每日或隔日都有一些離島確診接載服務,是需要提供給市民的。」

七號滅火輪於2020年尾正式投入服務,現時停泊在中區滅火輪消防局,主要負責維港及香港東面水域的滅火救援任務。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