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布藝市場活化主色「橙光」寓意新經歷如日出

【Now新聞台】俗稱「棚仔」的深水埗布藝市場,去年搬入通州街臨時街市。

金光閃閃的招牌,以為這裡是藝術館?不是,這裡是前身「棚仔」的深水埗布藝市場,除新穎的布置,亦保留著舊式的燈箱。當然,不少得主角——各式各樣的布料。

設計師指,活化設計色調與「太陽」有關。

本地設計師Frances Minji:「因為橙色是來自日光的理念,這個是邁步夕陽的行業,我們打算活化,為不同地方的人創造新的經歷,營造像日出的感覺。」

這些活化設計,暫時只會保留到今年年底。當區民政專員指,有需要可以延長。

深水埗民政專員黃昕然:「材料及維修上其實可以保養超過今年年底。會與他們再商量時間,有需要的話可以再延長9個月,直至明年年中。以9個月計,每月(成本)大約四至五萬元。」

這幅風動牆由近千塊金屬片砌成,靈感是布販常用的正方布辦,有風時就會隨風飄揚。

新地方增添藝術氣息,不過,一家三代都在「棚仔」開檔的檔主,就說這少了人氣及財氣。

布販何小姐:「這邊空氣好些、寬敞些,但人流比棚仔少一半以上。不知道是否宣傳不足,希望政府多宣傳,舉辦文化市集。棚仔有80人,這裡只有20人左右,因為它在兩個地鐵站之間。」

布藝市場對面的香港設計中心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幕,當局期望可以聯同周邊的市場,成為一個新的地標。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