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市容得把口 5億公帑做騷

食環署被質疑用番薯做鼠餌,是否適合後巷環境。
食環署被質疑用番薯做鼠餌,是否適合後巷環境。

【本報訊】鼠患及環境衞生問題嚴重,纏港多年,本報多次為民請命,報道街市群鼠噬豬殼、多區後巷淪為老鼠樂園等。新一任政府在8月花費5億元公帑,展開清潔香港大行動,聲稱清理全港600多個衞生和街道管理黑點,成效未如理想,群鼠仍在街邊開大餐,本港9月底更錄得第17宗人類感染大鼠戊型肝炎個案。專家及學者質疑行動如做騷,亦有市民不滿意衞生情況。

食署捕鼠不力 戊肝禍港

「政府打擊衞生黑點計劃」推行逾月,官員頻頻到後巷等地視察,惟「雷聲大,雨點小。」在8月,牛池灣村近熟食街市一後巷,有近20隻碩鼠出沒,食物環境衞生署職員更指該處平均每日捉到兩三隻老鼠。9月初在北角一後巷驚現懷疑餓鼠食死鼠的現象,捕鼠籠成功捉到老鼠卻無人理會;另防治鼠蟲服務承辦商再度被揭「蛇王」,負責滅鼠工作的食環署屢欠監管。

9月30日,一名有長期病患的26歲男子證實感染大鼠戊型肝炎,該病不容輕視,市民若接觸、進食或飲用曾被老鼠「躝過」的食物及罐裝汽水,均可能「中招」。

有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不滿香港的衞生情況。議員鄧家彪指結果反映市民擔心現屆政府僅為「新官上任三把火」。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亦曾質疑當局的滅鼠程序及成效。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講師陳偉強則認為,食環署巡查有疏忽,質疑行動似「做騷」,呼籲當局徹底了解衞生黑點,解決鼠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