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完成百多項工程 增強排水能力應對雨季

【Now新聞台】為應對風季及雨季來臨,渠務署完成百多項工程,增強排水能力,同時更新設計雨量參數,指有信心加快處理水浸,但仍只可抵禦200年一遇大雨。

去年9月的世紀暴雨,全港多區大水浸。渠務署之後在全港開展120多項改善工程,針對嚴重水浸地方,大部分已完成,包括柴灣道迴旋處一帶改善雨水進水口、加建路邊集水溝、排水泵房等;黃大仙亦改善了沙田坳道上游雨水進水口、黃大仙站部分出口排水沙井、在龍翔道加建排水管等,並已識別220個容易水浸地方,會在暴雨來臨前巡查及清理,極端天氣情況下的緊急應變隊伍數目增至160隊。

渠務署指,有信心能應對極端天氣,加快處理水浸,但這些措施是否足夠抵禦500年一遇暴雨?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當推算香港去到本世紀中,2050年時在一個200年一遇的場景下,經過上調的設計雨量參數,已較去年9月特大暴雨每小時最高雨量為高。所以其實我們的標準已提高了,就著設計標準仍維持用200年的重遇期,但會適時檢討。」

署方又引入多項創新科技,包括地下管道檢測機械人、浮球式水位感測設備,亦會在元朗及尖沙咀,試行人工智能水浸監測系統,實時監測水浸情況。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