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水域再現鯨蹤 專家料屬侏儒抹香鯨 促市民勿出海觀鯨

【on.cc東網專訊】東網昨日(11日)率先報道,港島南區深水灣對開水域有鯨魚出沒,漁護署其後亦指一度發現鯨魚,並發現牠的背部有傷口,健康情況堪憂,正尋找牠評估健康狀況。關注鯨豚的組織估計鯨魚為侏儒抹香鯨,又說這品種鯨魚較少在近岸出沒,受驚時會咬人,促市民不要出海觀鯨,當局亦不直捕捉牠。

一尾鯨魚日前被發現於南區深水灣出沒,其體積細小,背鰭長期外露水面,載浮載沉,有市民一度誤當牠是鯊魚而受驚。漁農自然護理署今日(12日)於社交平台指,該署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昨日一同尋找港島南區水域出沒的鯨魚,從拍攝得到的照片發現鯨魚背部有傷口,健康情況令人關注。署方正努力從海空尋找鯨魚,以進一步評估鯨魚的健康狀況,並同專家商討幫助到牠的合適措施。

漁護署強烈勸喻市民切勿乘船出海觀看或追蹤鯨魚。如果市民在海上發現鯨魚出沒,必須保持不少於100米的距離,減慢船速,並盡快離開,否則政府人員可能會採取執法行動,確保鯨魚不會受到人為滋擾。違者可能構成故意干擾受保護野生動物,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禁一年及罰款10萬元。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鄭家泰相信,該條鯨魚或是侏儒抹香鯨或小抹香鯨,但指現有資料難以判斷是已成年或仍屬幼年期。鄭指出,侏儒抹香鯨多在深海出沒,若游至近岸則其行動會變得遲緩,但現階段仍難以判斷本港出沒的鯨魚有否受傷。

鄭家泰又提到,侏儒抹香鯨被捕捉時反應激烈,屬於齒鯨的牠有機會咬人,或會以噴墨嚇退敵人,因此不建議署方或海洋公園捕捉鯨魚作治療。鄭亦呼籲,市民不要外出觀鯨,同時希望警方或漁護署安排執法部門船,限制船隻進入鯨魚的500米範圍內,長遠來說應檢視目前本港的觀鯨守則。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