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家驊稱英國法官離職影響小 質疑香港是否仍需海外法官|Yahoo

湯家驊 FB 圖片
湯家驊 FB 圖片

【Yahoo 新聞報道】接連有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宣布辭任或不續任,引起外界關注香港法治情況。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今日在《南華早報》撰文,指海外法官在香港參與審理案件,是為了「觀感」多於實質作用。他指香港終院地位受國際尊重,質疑香港是否需要繼續延續海外法官的傳統。

【相關報道】
岑耀信上周辭任終院非常任法官 撰文指香港法治岌岌可危 正步入極權|Yahoo
終院海外法官每次來港薪酬 40 萬元 屢受輿論質疑為港府背書 國安法以來 8 人離職|Yahoo
據報加籍非常任法官麥嘉琳 7月底任期屆滿將不續任︱Yahoo

湯家驊:英國法官離職,實際影響小

湯家驊今日撰文指,若有人認為香港司法獨立,是取決於一、兩名英國法官的存在,這是對仍在港任職的法官造成極大的侮辱。他指大眾需要明白,英國法官是否在香港終審法院任職,實際的影響其實比想像中小。

湯家驊提及,《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規定,法院可根據需要邀請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轄區的法官參加審訊,而香港政府一直恪守這項要求,但英國政府的做法卻違背了這個理解。「無論如何,即使我們的終審法院沒有英國法官出庭,我們的最高法院仍會參考普通法判例,包括英國判例,因此英國法官的法律智慧不會在法律體系的發展中喪失。」

他指出,終審法院案件是由五名法官作判決,海外法官只是五位法官之一,因此只有在爭議最大的案件中,當本地法官僵持之下,海外法官才會發揮作用,例如是近期涉及同性戀者權益的案件。亦有意見認為,海外法官不應該代表香港人就這些有爭議的問題作決定,而應該聽從了解本地情況的本地法官。湯家驊亦指,海外法官效忠於自己的國家,他們不適合審理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尤其是如果他們的國家敵視中國或香港。

強調並非要禁止海外法官任職終院

他指,海外法官在終審法院任職,主要是為了「觀感」,而不是在司法方面真正發揮作用。在香港回歸中國時,香港要設立新的終審法院,這種觀感或許很重要。但 27 年後,香港終審法院已經牢固地確立了地位,受到國際尊重,其裁決亦經常在普通法司法管轄區被引用。

湯家驊質疑,香港是否需要永遠延續海外法官這項傳統,「我們還需要英國法官來維護我們的聲譽嗎?有些人認為不需要。地球上很少有其他地方,允許外國法官在其終審法院審理案件」。

他強調並不是主張要禁止海外法官擔任終審法院法官,這將需要修改《基本法》,亦會被英方質疑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問題是,值得這麼小題大做嗎?尤其是當整件事只不過是一種政治策略,法官作為不情願的參與者,被設計來抹黑一國兩制。」

《國安法》後 9 個海外非常任法官離職

司法機構證實,來自加拿大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麥嘉琳(Beverley McLachlin)於 7 月底任期屆滿後,將不會續任。麥嘉琳成為《港區國安法》在 2020 年 6 月底頒布實施後,第 9 個離職的終審法院海外非常任法官。

另外上周宣布辭職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來自英國的岑耀信勳爵(Jonathan Sumption),周一晚上(10 日)以「香港法治面臨嚴重危險」(The rule of law in Hong Kong is in grave danger)為題,在《金融時報》發表評論。岑耀信指,香港曾經充滿活力,而且政治上多元化,但正在慢慢步入成為極權社會。